2025年6月27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大川视界”海外访学计划项目"发现经典2025:中欧文明互鉴与欧洲艺术史研修计划"行前培训会在学院二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标志着这一旨在深度探索中欧文明交流互鉴与欧洲艺术史的学术之旅正式启动,来自四川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喀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府学院、成都画院等10余个高校和机构的师生参加了在线上线下同步的启动仪式。这也标志着参加四川大学“大川视界”海外访学项目的各学院优秀学子(包含本、硕、博三个层次,分别属于美术学、汉语言文学、设计学、艺术学、古典学、文艺学等多个专业和方向)即将踏上深度解码欧洲艺术文明的历史性学术旅程。
在行前议程中,学院党政办、院团委学生科相关负责老师以及两位领队导师,围绕行前访学交流基本要求及资助政策、各类安全问题及应对处置方法、研修经验分享、研学特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学院党政办主任王涛老师从“大川视界”海外访学计划项目介绍、学分转换政策、项目结项的答辩安排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返校后学生个人和团队成果报告的提交、项目结项答辩、资助申请及发放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布置。学院学生科卿海琼老师围绕“保障海外访学安全”问题,强调安全是海外访学的基础,她结合访学期间的基本要求、人身安全、网络安全、外出学习交流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鼓励大家在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学术素养的同时,需时刻提高警惕,树立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
项目学术领衔导师彭肜教授和支宇教授紧扣“中欧文明互鉴与欧洲艺术史”核心主题,系统勾勒了今年聚焦“法国印象派至后印象派”的学术研修路径。彭肜教授详细阐释了“发现经典2025”的五大核心板块:艺术展览与交流、学术研讨、艺术史研修与美术馆参观、“红色+艺术”党建活动,以及艺术访谈报道与评论写作。活动将创新融合展览交流、学术研讨、艺术写生、巴士移动课堂、驻地创作等多元形式,致力于为学子搭建高水平的中欧文明对话平台,构建系统的中外艺术史认知体系。
随着行前培训会的落幕,学子们已完成从安全防护到学术规划的系统装备。这支涵盖多专业、多领域的跨学科团队,将于7月24日赴法国、瑞士、德国三国数十个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故居等文化艺术圣地,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欧艺术交流展、艺术写生、驻地交流、巴士课堂、经典作品临摹等活动,开展为期21天的深度研修。他们将以画笔为尺、以文献为镜,在鲁昂大教堂的尖顶光影与奥赛博物馆的印象派浪潮中,探寻人类艺术精神的永恒对话,为川大艺术学科国际化书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