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下午3点,四川大学UIP国际课程周“名师讲堂”、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新视野”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静杰教授于艺术学院湖畔报告厅开展了《关于定州系白石佛像》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常青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本次讲座共分为八个部分:
一、定州系白石佛像的流行与研究情况
二、定州系白石佛像的产生及其背景
三、定州系白石佛像的载体与装饰
四、定州系白石佛陀像的造型与尊格
五、定州系白石菩萨像的造型与尊格
六、定州系白石佛像的造像日期情况
七、定州系白石佛像的施主及其信仰
八、定州新白石佛像的其他情况
李静杰教授首先明确了曲阳的地理位置,并对定州系白石佛像的形式、时期和数量关系进行统计,再以曲阳以及周边造像的关系和定州系白石造像施主籍贯为佐证。分析了定州系白石造像的传播路径、流行区域、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可知定州系白石造像主要分布在以定州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及临近太行山区,东魏后期至隋代是其兴盛时期。

其次,李静杰教授讨论了定州与曲阳的建置、定州系白石佛像的产生及其背景,可知定州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以曲阳为中心。而定州白石佛像的产生原因:其一是与北魏末期社会和佛教文化背景有关,北魏晚期定州形成佛教文化次中心,并且由于石窟寺、地面寺庙、家庭供养的单体佛像流行,包括定州在内的各佛像单体造像中心应运而生,此外还有政治背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地方刺吏的佛教行为引领了该地民众建寺造像的风气,又起到了引导民俗的作用;其二是定州金铜佛像为白石佛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白石佛像的前身。

接着李静杰教授对定州系白石佛像的载体与装饰、佛陀和菩萨的造型与尊格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白石造像的日期和数量进行类型学的统计,他指出,定州系白石造像系统的造像作业贯通全年,且当时喜好佛教节日造像。随后,李静杰教授对定州系白石造像的施主及其信仰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定州系白石造像的施主可分为平民、比丘、官吏三类,其中平民施主占绝大多数,构成该系统佛像的显著特征,且信仰主要有弥勒上下生净土信仰、阿弥陀佛净土信仰、模糊的净土信仰。最后,李静杰教授结合造像中的发愿文,指出白石双身像的表现意图应是为两个施主所造,并且二施主造像祈愿的双身像涉及多种尊格,表明施主不甚在意何种尊格造像,更看重祈愿对象所对应的双身像,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民间性色彩。

在讲座的最后,李静杰教授与线上线下的老师和同学们针对思惟菩萨像、白石佛像绘画装饰、高睿造像目的、曲阳造像与邺城的关系、白石造像的供养空间和埋藏环境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收获颇多,深受启发。


主讲嘉宾:
李静杰,1963年生,河北平泉人,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先后攻读吉林大学、北京大学考古学学士与硕士课程,以及名古屋大学美术史学博士课程。曾就职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故宫博物院,200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2007年转任教授。主要从事佛教物质文化研究,关于中国佛教造像思想之探索取得长足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