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科研与创作

资讯 | “艺术研究新视野”学术讲座《儒、佛互动与4—6世纪中国北方佛教造像演变》顺利举办

本文由  于 2024-12-02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为加快美术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24年11月20日晚19点,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邀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叶原教授在一会议室作学术讲座,讲座题为《儒、佛互动与4—6世纪中国北方佛教造像演变》。本次讲座系四川大学“艺术研究新视野”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王友奎副研究员主持,李明教授、黄英副教授及来自艺术学院、历史学院的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叶原教授现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任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叶教授长期从事美术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讲座伊始,叶教授通过戴季陶1933年的论述引入主题,探讨佛教艺术“传久致远”的本质在于其“声象之教”,即通过艺术形式传播教义和文化。他强调,46世纪中国北方佛教造像不仅体现了域外佛教仪轨,也因融入儒家思想而展现出独特的本土化演变轨迹。

在讲座中,叶教授将46世纪佛教造像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4世纪初至5世纪中期)初步互动、中期(5世纪中期至6世纪初)矛盾激化、以及晚期(6世纪中期至6世纪末)矛盾消弭与基本格局确立。

叶教授通过丰富的造像实例,详细阐述了初期阶段邺城与凉州两大佛教造像中心的艺术特点及形成原因。他指出,相较河北地区“全盘承袭域外风格”的造像模式,凉州造像逐渐融入汉文化特质,形成以“偏袒右肩”为标志的凉州式样。这种文化交融为后世佛教造像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期阶段,随着佛教传播与儒家士族间矛盾的加剧,北魏太武帝时期一度出现灭佛运动,但佛教造像却因此在艺术形式上趋向多元化发展。叶教授以北魏洛阳地区造像为例,解析其在政治汉化与佛教教义间寻求平衡的特征,如秀骨清像的流行,以及佛、菩萨造像服饰的本土化调整。

晚期阶段,佛教造像已逐步摆脱胡汉文化矛盾的桎梏,在域外传统与汉文化参与中找到平衡,以弘法为目的的艺术形式最终得以确立。

在总结环节,叶教授指出,儒、佛互动是46世纪中国北方佛教造像演变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一时期佛教艺术不仅在仪轨与风格上实现了创新,也为中国美术史提供了重要范式。

讲座最后,王友奎老师对叶原教授的精彩演讲进行了总结,在场师生就佛教造像的区域差异、文化内涵及当代研究价值展开热烈讨论。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与会者对儒、佛互动与北方佛教造像的认识,也为推动学院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文 孔德潇


上一条:活动预告 | 成都文创生态发展校企共建交流活动 下一条:预告 | “艺术.美育与城市形象塑造”专题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