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科研与创作

【川大艺坛】 第26期 李善叶:蜀乡画意浓,笔尖留心意

本文由  于 2021-11-15  发布在 川大艺坛 栏目中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植根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依托一流大学多学科的学术支撑,成为我国西南地区艺术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重镇。学院学科齐全,名家荟萃,成果丰硕,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艺术学界享有盛誉。为全面展现学院学术水平,为新时代艺术发展立言,特开辟“川大艺坛”栏目,将定期推出学院师生的学术成果,以飨读者。

蜀乡画意浓,笔尖留心意

“绘画源于生活”,绘画内容往往是画家对生活、人生经历所思所想最直观的呈现。在创作中,我不喜欢牡丹的国色天香,也不喜欢芍药的富贵艳丽,却是喜欢田间地头无名小花的质朴纯洁;我不喜欢大城市的浮华与喧嚣,也不喜欢霓虹灯下的纸醉金迷,最是喜欢山野间的清新与自然。自小生活在四川南部山区,对那里朴实的农村生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笔下描绘的对象最多的就是乡村里朴实的花草树木和生活中与人亲近的小猫、小鸡、小鸟等动物。

十几年对中国画传统的研习,传统的笔墨技法特点和审美观已经深植于心。但面对社会条件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中国画基本的笔墨语言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审美需求了,当代中国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开放形势,在中西方艺术的碰撞中,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的写生创作中,绝不能再仅仅依靠传统的笔墨材料,从绘画题材和材料等方面都需要探索更多的形式。在花鸟画的创作中,我一直从题材、表现形式多番尝试,以期能找到花鸟画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年连续担任了中国画专业花鸟写生的课程,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园艺中的花草都被规整化、统一化,绝没有乡野间肆意生长的野花野草那样的自由与自然天性,为了寻找到有趣的花草虫鱼或者平凡生活中最为打动人的瞬间,我带着学生们奔走于乡间田野之间,记录一花一草,点点滴滴的生活趣味。在采用传统的白描写生基础上,我开始尝试用水墨写意、工兼写、没骨、甚至彩墨写意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场写生和示范,希望带领同学们找到自然花草与毛笔意象的契合点,在花鸟画写生的视野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生方式。不断尝试之后,我的画面基本融合了水墨、没骨积染、工笔勾线、随性赋彩等技法,具有彩墨交融的特点。

入蜀方知画意浓,四川的山水植被,具有繁密幽深、纵横交错的特点,各类花草自由生长其间,写生山水间、花丛中,无不畅快舒适。用笔用心记录每一支花、一丛草,让生活在笔尖流淌。


2018年7月创作随笔

 

 


 

 

《红辣椒》50x50cm 纸本彩墨写生


《蓝色韵味》 50x50cm  纸本彩墨


《秋实》50x50cm 纸本写生


《蓉城秋韵》50x50cm 纸本

 

《深秋艳阳》50x50cm 纸本彩墨彩墨

 

《甜蜜生活》176X180cm 纸本工笔


《夏日清韵》50x50cm 纸本彩墨写生

       

《写趣》50x50cm 纸本彩墨写生


  

《朝露》173cm×92cm 纸本工笔

《绿筑家园》195x97cm 纸本彩墨

《满庭芳》205cm×120cm 纸本彩墨



  

《美好时光》195x97 纸本工笔

《清风》170x90cm 纸本工笔

《清歌》200x120cm 纸本工笔

 

  

《清音》195X97cm 纸本工笔

《时和岁稔》235cm×122cm 纸本

《悠然》195x97cm 纸本工笔



作者简介

李善叶四川乐山沐川县人,20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2011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师承孙林教授。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成都市工笔画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花鸟、人物画创作,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


上一条:【川大艺坛】 第27期 张军:怀旧乡土,重温田园 下一条:【川大艺坛】 第25期 张恨雨:恨雨三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