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至19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在长沙落下帷幕。全国共有2763所高校的1507万名学子报名参赛,经过校赛、省赛的层层选拔,最终700余名选手晋级全国总决赛。大赛分设“成长赛道”“就业赛道本科生组”“就业赛道研究生组”三大组别,通过职业目标规划、实践成果展示、综合能力答辩等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职业认知、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对该赛事进行了报道。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马清楠荣获四川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省级金奖,20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刘亦航荣获四川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省级银奖。马清楠作为我校在成长赛道的种子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充分展示出我校学生执着梦想、深耕专业、追求卓越的昂扬风采,最终斩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



选手风采:笼天地于形内,策文化之华彩
马清楠以“历史文化类综艺节目导演”为职业目标,立志用视听语言架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话桥梁。从校园课堂学习到行业一线实践,这位00后女孩正以史学厚度与创意激情,努力探索跨媒介之影像形式,励志让沉睡的文物在荧屏上“一醒惊天下”,让中华文化穿越国界,走向世界,让中国故事闪耀于世界的荧屏。全国总决赛答辩环节,马清楠以炽热的梦想初心与丰富的专业行动,勾勒出历史文化类综艺节目导演的独特成长路径。她深知,优秀的节目应当温暖观众,更要引领观众,温润心灵,娱乐可以是文明的扩音器,综艺也可以是历史的翻译官。“真正的文化传播不该困在博物馆,而文化传承也不应止步于地域符号。我将带着蜀文化精神走向未来,用综艺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马清楠的答辩词,既是对职业初心的坚守,亦是对文化使命的深情回应。


参赛选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 马清楠
指导老师:杨怡静、郭凯强、陈晓霞
选手风采: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刘亦航以“传播丝路文化的AIGC设计师”为职业目标,立志运用AI工具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字丝路文化。从学习科研到实习实践,他把握AIGC内容生成技术的时代机遇,乘上人工智能发展快车,励志让优秀传统文化炫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四川省总决赛答辩环节,刘亦航聚焦“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需求,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视域,讲述了AI内容生成技术和艺术创新相融合的专业路径。他深知,以艺通心,更容易沟通世界,要把握数字文化传播发展大势,推动中华文化出海。“科技+文化+设计,才能创造出满足时代需求的精品。”刘亦航的答辩词,既是对职业发展的思考,亦是对艺术报国的青年宣言。

参赛选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视觉传达设计 刘亦航
指导老师:陈晓霞、许亮、秦瑾
赛事赋能:以规划为炬,照成长之路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是教育部深化高校就业育人、推进人才供需对接的重要举措。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化高校生涯教育体系,强化就业指导效能,为青年学子搭建职业发展的实践课堂与供需对接平台。赛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的机制,引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升核心竞争力。大赛中的“成长赛道”,聚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职业探索与长期发展,鼓励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为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未来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学科优势,将专业实践与生涯教育深度融合,以赛事为牵引,以文化为内核,助力更多学子在职业发展的征途中锚定方向、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