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上午9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代跃在艺术学院一会议室做了《“二王”帖系书法行草书笔法系统》的专题讲座。参与此次讲座的有: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吕金光教授,绘画系副主任刘志超博士,发展规划部连超主任,书法专业张秋霞老师,师资博士后胡勃老师,川大书法专业2019级、2018级、2017级本科生以及在校全体硕、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国画专业学生和书法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校外书法专业人士近百人,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书法专业杨帆副教授因参加新加坡书法家协会活动,对代主席莅临川大讲座表示欢迎。讲座由书法研究所所长吕金光教授主持。
代跃主席授课
代主席开场讲到,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传统,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超强表现力(表情、达意、畅神)的完备系统,承载着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精神。这一系统所包含的各种规定和范式,它的精神思想、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其根脉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内质,并据此建立起了有别于其他人文形态且独立的质的规定。在这质的规定下,中国书法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希望大家在一生的书法实践中,通过对中国书法生成之理与生形之法的学习与掌握,回归经典、返本溯源,在技道均衡的进阶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书法质的规定,牢固树立中国书法的传统价值观,并坚守传统立场。并在创作实践的时空流行与对待中,实现技道合一与冲气和合这一最高审美理想。作为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是弘扬中国传统书法的新生力量,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讲座现场
接着,代主席对“二王”帖系书法行草书的笔法系统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首先,代主席从书写工具的变化、书体的演变和书风的流变,对笔法在其间的重要意义作了分析和阐述,进而就魏晋笔法体系的构建及谱系的有序传承与盛衰、唐人楷法的形成与楷、行笔法的分离、篆籀笔法的确立与完备,魏晋笔法与篆籀笔法两大体系所构建的“二王”帖系书法行草书笔法系统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既具实践性,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次,代主席重点对“二王”帖系书法行草书笔法系统中魏晋笔法与篆籀笔法两大体系作了具体的讲析。就行草书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而言,这两大体系的生发盛衰伴随着中国书法史的发展,在中国书法本体的思想表达、精神彰显和审美价值追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对魏晋笔法的解析中,代主席讲到,笔法发展到魏晋时期日渐成熟,而此时的王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引楷入行入草,形成了以方笔藏头护尾、行笔疾涩、顿挫、迟速与绞转为技术特征的笔法体系,这套体系在对笔锋状态的体验中既充分强化了起笔与行笔的方便快捷,又能更完美地表达魏晋名士重意象、尚自然、超逸脱俗、爽朗劲健的风度。进而,代主席对魏晋笔法的总体特征、起笔、行笔、转换的技术要领与规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对篆籀笔法的解析中,代主席强调,该笔法体系是在魏晋笔法的基础上,引篆入行入草,通过减少提翻、弱化妍美、加大绞转而增其古质,这是经王献之、张旭、颜真卿、怀素几代人的不断提炼与纯化而对魏晋笔法新的发展,是直取源头之水的借古开新。代主席还十分强调裹绞用笔在篆籀笔法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代主席指出,在创作实践中,两种笔法的互相渗用更为丰富,并将自己的创作体验与大家分享,鼓励同学们努力营造植根传统、学习经典、读书思考、沉潜书艺的良好风气,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一名技道均衡、艺文兼备、德艺双馨有中国学问的书法传承者。
吕金光教授主持讲座
吕金光教授最后总结,他认为代主席的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将中国书法笔法的重要性、文化性以及具体实践都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讲解,并将中国书法置身于新时代文化语境下,如何实现进一步的文化传播与弘扬,使我们受益颇深。笔法是书写关键的核心,笔法的文化性关乎书法审美。同时,代主席的讲座,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启示,就下一步做好关于笔法与创作实践为内容的课程设置做了新的思考和展望。
最后,代主席点评了部分学生作品并为同学们下一步的学习提出新要求和期望并与部分参与讲座的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