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晚 7 时,忽然飘至的雨丝将美丽的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笼罩在一片水雾朦胧中。掩不住的浓浓秋意更将夜幕抹上深蓝色彩。位于江安河畔的艺术学院小剧场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中国京剧院将在这里为川大的同学们献上一场愉悦的视听盛宴。
期待已久的表演开始了,却比期待中的更为精彩。同学们毫不吝啬的送出阵阵雷鸣的般的掌声,而流光溢彩的京剧艺术,更是把同学们的眼睛心灵一起栓住,时间也仿佛凝固在这艺术的华章之中。在每个剧目表演前,中国京剧院的吴江院长都向同学们讲解许多关于京剧文化的知识,使同学们在欣赏之前先了解了京剧的内涵和欣赏方式,也更亲近了中华国粹的灵魂所在。
精彩绝伦的表演在不断涌起的喝彩和鼓掌声中结束了,意犹未尽的同学们恋恋不舍的离开小剧场。专程等候在后台的笔者终于见到了吴江院长。吴院长出人意料的平易近人,笔者很快与之交谈起来。
笔者:您好,吴院长!表演已经结束了,您在后台也忙了很久,一定很累吧。
吴(微笑):还好,不是很累。
笔:这次“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从现场同学们的热烈反映来看,是十分成功的,请问这个活动是由哪些部门组织的呢?
吴:这个活动由中央直属教育部、文化部、中宣部和财政部组织,由中国京剧院作为演出单位举办的,以走进高校校园的形式促进大学生与京剧艺术的交流。
笔:看来中央上对京剧艺术的弘扬是十分关注的了。作为中华文化国粹之一,京剧艺术与当代大学生的交流的确是非常必要的。据我所知,这个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了是吗?
吴:对,其实我们早在非典之前就开始策划这个活动了,可惜突如其来的非典使这个计划一度搁浅。然后在 2002 年,我们重新开始做这个活动的前期准备,在随后的几年,我们都有到全国各省的大学校园中让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京剧艺术。这样一直持续了好几年了。
笔:是什么原因让你们萌发了开展这个活动的构想呢?
吴:想要弘扬国粹精神,促进社会主流文化,也就是高雅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充斥着各形各色的文化形式,也有一些相当的流向的,如低俗歌曲、恶搞等。如果让这些继续发展下去,继续充斥在年轻一代的身边被做为一种流行文化形式来追捧,对中国社会无论经济还是精神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笔:的确。通俗艺术,也就是流行文化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般观点会认为,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是对立的两种文化形式,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吴: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不是对立的。但它们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高雅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它是要有一种责任感的,是要有承担的。它负责指引中国社会精神建设的前进方向,也是向高层精神文明的追求,而这一点,流行文化是担当不起的。
笔:这也就是要大力弘扬像京剧等中华国粹文化的原因了。象京剧、古典诗词等,它们都比较好的保存下来中华文明的精髓,一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把这种道德价值观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正确的。所以说,它们所承受的担子还是很重的。像我们自己,生活在大学校园里,也体会的到大学生的精神文化与古典高雅文化还是有些脱节的,您认为呢?
吴: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很想说一说。其实在先阶段,中国社会上追求的一些潮流的行为还是偏离或者错误的。就说四川吧,人们津津乐道并为之得意骄傲的是什么?在我看来,不应该是仅仅停留在谈论出了几个歌手、几个明星,而应该更多的关注三星堆、杜甫草堂这些连外国人都来川必看的中华文明的展现。中国社会上讲格莱美、崇拜好莱坞,可是,这些都是国外的。而对国家自身的千年的文化精粹呢?却没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过于追求所谓的流行,以时尚为主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还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的,其实与这些潮流相比,中华文化才是更深层次的,也是更值得年轻一代大学生们好好了解和传承的。
笔:对。就现在来讲,中国社会还是有些浮躁的,人们的价值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种浮躁的追求浮华的心理,对大学生的确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从这次的活动来看,大学生还是很乐意接受京剧这门高雅艺术的。京剧是一门融合了多种形式和内涵于一身的艺术,这和我们川大的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倒是不谋而合,相信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一定会更好的发展下去。最后,我想请吴院长对我们艺术学院表演系的同学们提一些建议,可以吗?
吴:作为表演系的同学,要多读书、要塌实,千万不能浮躁。其实艺术学院也是为了高雅文化的弘扬而存在和努力的。希望同学们可以发掘艺术更深层的意蕴,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华的文化。这也是艺术的根之所在。现在的“寻根之旅”十分流行,而这样的“寻根”,对艺术学院的同学来讲,是势在必行的。
笔:谢谢,谢谢吴院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这次的“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能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咱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国粹!祝您和您的团队能一切顺利,也再次对活动组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新闻采访人: 新闻中心副部长:武田田 部长:田学萍 新闻中心摄影记者:陈育欣 200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