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首页

​ 四川大学非遗传承人培训教学汇报展

本文由  于 2021-10-21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211017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展演活动——“视觉乡愁四川大学非遗传承人培训教学汇报展暨论坛在四川大学美术馆召开这次研展是对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开展非遗传承研培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和教学成果展示。四川大学在抗疫防疫背景下,有序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工作,体现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责任担当。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凇教授,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长北教授,绵竹年画博物馆胡光葵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凤翔年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氏竹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嘉峰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段国粱先生,以及部分培训学员代表。此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教授、党委副书记杨梅副教授,院长助理张令伟副教授,汪燕翎教授、非遗研培中心的赵志红教授、陈奕钰、林建力等老师也参加了这次研展活动。赵志红教授主持了这次教学汇报展的开幕式。

开幕式上,杨梅副书记代表学院对到场的各位来宾致以欢迎和感谢,非遗培训从经费支助、院校承担、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以来,各界层面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振兴民族传统工艺这一目标下的共同努力。

 

她强调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创新文化的文与魄结合,强调党史学习教育与非遗文化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党史文化学习氛围四川省文化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

 

希望通过政府扶持学校承担,四川大学的非遗传承人研培办出自己的特色。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教授介绍本次培训是传统年画、传统竹编、传统木雕的三期培训教学成果展,培训时间长、跨度大,希望高校与社会、民间扩大交流,在传承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论坛由四川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黄宗贤教授主持,赵红川副厅长回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重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指出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赵红川副厅长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相关的标准体系非遗理论体系理论支撑来自西方,在这个框架下缺乏中国特色,缺乏中国优秀理论体系的支撑。应将注意点转到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中,这就需要社会力量、高校、非遗传承人、政府部门相配合。非遗保护传承的体系构建非常重要,要加强非遗传承的理论建设,在非遗文化、传统文化传播中构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评定体”、“标准体系”,希望大家对构建中华非遗文化体系做出贡献。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凇教授强调非遗保护不只是学术活动,还是一种社会责任。从另一个角度看,非遗如何在大学中有机的活起来的问题。大学应该担起重要责任,积极参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提出历史文化所具有的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是思想文化,包括思想、哲学、信仰。第二个是可见的视觉材料,主要是指历史文物。第三个是民间文化、社会学、人类学,而在这其中,民间艺术处于一种边缘状态。本次研展的“视觉乡愁”的“愁”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消失的愁,对传统手工艺术消失的愁。要转变这个状态,需融入教学让它活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的自信,不能把艺术创作与工艺美术完全分开。我国当前的民间艺术也在西方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下工艺美术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创造需符合时代审美,使其受众,从而推陈出新。要结合社会需求,进入市民生活,有效进入社会生活,活态发展,这样才能让非遗保护工作更具前瞻性、示范性。

 

东南大学长北教授告诫培训的学员要珍惜研培的机会,要感恩党和国家、高校和社会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她

 

 

民间艺人给了大学老师很多营养,大学老师给了民间艺人艺术的熏陶。指出民间艺人与大学广泛联系,建议文旅部等有关部门可以组织艺人看中国”、“看世界”,让艺人打开视野,到国外看中国,阅读学者书籍,从中获得感触

 

 

 

 

四川大学汪燕翎教授指出民间工艺离不开乡土环境,同时,现代设计与民间非遗工艺的结合也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和风险。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本次民间非遗工艺展览没有到现代设计的影响,是难得的、优秀纯粹的作品

剑川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国梁

 

回顾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工艺美术的大力支持指出当前非遗传承应广泛接触不同文化,创新工艺美术形式从乡土走向城市,从区域走向国际

凤翔年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先生认为川大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很及时,让关键技艺得以继承。认为培训班很接地气,做很扎实。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快,需求发展快,创新工艺美术形式十分重要,

 

建议在创作层面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二次创作”应融入城市生活语言,希望能够提高传统工艺水平。

刘氏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嘉峰先生从设计学的角度强调时尚美观与传统工艺结合,探寻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创新不能只借鉴,创新是时代发展永恒的话题,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绵竹年画博物馆馆长胡光葵先生

 

指出年画在川大的支持下扩宽了传承的途径,他强调传承就是保护,两者分不开,传承人是其中的关键。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理论体系是发展的春风。支持传承人进行创造性转化,传承人独特的感受很重要,要培养真正想学的传承人,教学传承是关键。

  本次展出的年画、竹编、木雕学员代表感谢党和国家对非遗文化的扶持,感谢政府、学校和社会对传承人培训的努力,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技艺反哺社会、反哺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将自己的技艺投身新农村建设,带动乡亲们走上手工艺致富的道路。

               

最后,在活跃的交流与讨论中,本次“视觉乡愁”四川大学非遗传承人培训教学汇报展圆满落幕,各位专家学者、学院领导、代表传承人进行了合影。本次汇报展对于今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学术指导意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高校力量。



编辑:王云天、杨翰

摄影:张粲、曹彤彤

排版责编:周静怡

 

上一条:艺术党课第四期丨“音乐元素与图像叙事的构建——以十七年主题性美术创作为中心的研究”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下一条: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黄宗贤教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