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音灵秀-羌绣传承创新展”主视觉海报
2021年12月15日上午,在羌族青年歌手三重唱悠扬的旋律中,四川传统工艺“激活·衍生”系列活动之“羌音灵绣——羌绣创新传承展”在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L7艺术廊开幕。展览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和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共青团四川大学委员会协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珂女士、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季昆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一级调研员、省非遗保护中心书记张静先生,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副总经理麦伟成先生,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李琳主任、杨燕副主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宇教授、四川大学团委书记赵露副教授,羌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女士、“尔玛的嫁衣”创始人、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库成员陈士江女士、羌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居悦女士,以及省文旅厅非遗处、成都IFS、省非遗保护中心、四川大学等相关单位的来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李振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展览主设计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教师蔡端懿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概念来源与设计思路。
展览于羌族青年悠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
开幕式到场嘉宾合影
展览主设计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蔡端懿介绍了展览概念方案
羌绣是中国最古老的绣法之一,贯穿着羌族女性的全部生命过程与生活实践,是羌族女性用勤劳和聪明才智开出的花朵,也是羌文化的物化载体。羌绣用生动的图像传递美妙羌音,以图形符号凝练民族生活智慧,以特殊的方式记录民族历史,承载着羌族人民对亲人朋友的关怀与祝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羌族信仰自然、崇拜自然,于数千年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万物有灵”的生存智慧与自然观念。羌绣中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质朴天然的美好,为当下都市钢筋水泥丛林中的高压生活状态、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和逐渐淡忘人情温暖的网络世界,带来一片湛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在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和随之而来的焦虑中,羌绣折射出的羌人与自然相依共存的处世哲学,也呼应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怀抱敬畏之心,为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既古典又浪漫的解题方案。
“羌音灵绣”展览主题丝巾(设计:蔡端懿、向根玉)
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蔡端懿和她指导的西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设计研究中心同学们设计创意的展览概念方案,从羌族“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念出发,取材羌绣中数量最多也最为常见的花朵纹样,如羊角花、野牡丹、圆菊花、石榴花、杜鹃花等来进行设计表达。花朵孕育生命,也象征着羌绣创作主体——羌族女性和她们美妙浪漫的生活想象及温柔有力的创造智慧。团队在设计创作中也加入了熊猫元素,熊猫不仅是活动举办地IFS的代表性符号,也是四川的象征,是憨态可掬的国宝,羌寨也是熊猫故里之一。
传统羌绣服饰(展品提供:陈士江、杜德丽)
羌绣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女士的品牌联名作品
“尔玛的嫁衣”创始人陈士江的创新服羌绣饰系列作品
羌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居悦的素绣系列产品
本次展览不仅展出了经典的传统羌绣服饰,也展出了近年来羌绣在与现代设计、当代生活方式共舞中诞生的优秀创新作品,它们中有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品牌效应与商业价值,如羌绣国家级传承人杨华珍女士与植村秀、星巴克、珂拉琪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联名作品;有些是非遗新一代的创作实践,如“尔玛的嫁衣”创始人陈士江女士的创新羌绣服饰系列、及羌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居悦带来的素绣系列创新家居产品;还有些作品来自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同学们,它们新鲜出炉,是设计与羌绣结合的最新尝试。
“羌音灵绣”主题交互设计(作者:向根玉、张俊彦、陈浩立、唐利枭)
“灵绣羌山”合影装置设计(作者:蔡端懿、李翔、张俊彦、燕阳)
“福绣羌生”文字装置设计(作者:赵跃、杜昌林、张逸帆、陈景源、李佳颖)
“羌绣·云朵上的生灵之花”信息可视化设计(作者:熊倩羽、李棋宁)
展厅数码影像(作者:向根玉、张逸帆、张俊彦、燕阳、杜昌林、陈浩立)
“羌音灵绣”主题交互设计不仅通过三个动态交互装置串联起了整场展览的内容,也尝试通过交互设计方法,让观众通过互动体验羌绣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白石崇拜”装置以鼓掌带动屏幕中白石击打来沟通神灵与天地,表达羌人对自然的崇敬及天人合一观念,这是羌族信仰的起源,也是展览的开始;“锅庄圈舞”装置通过敲打羊皮鼓带动屏幕中由羌绣针法设计而成的小人跳舞,既模拟了羌族的祭祀舞蹈,也象征着跨越时空、与古羌人一起表达对日月山川、自然万物和乡土祖先的尊敬与崇拜,同时代表着羌绣创作的古今共舞,链接了展览中从传统羌绣到羌绣设计创新部分的内容;“万物有灵”装置通过“双手抬起献羌红”的动作带动屏幕中牡丹花的绽放,代表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和对生命奇迹的无限尊重,行至此处,展览接近尾声,绽放的牡丹也代表着我们对观众的吉祥祝福。“灵绣羌山”合影装置通过由传统羌绣与现代数码插画重新绘制的羌绣纹案构成的层叠“山峦”,再现了羌族人民生活的山地地貌,这也是羌绣生发的自然环境,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装置合影的别样体验来感受羌绣的美,也能完成观展“打卡”,留下美好的观展纪念。“福绣羌生”文字装置通过文字设计和羌绣中代表性纹样结合的方式,以两层玻璃板的构造,形成了既独立、又统一的设计效果,意在将羌绣中所蕴含的质朴愿望与美好祝福进行可视化表达。“羌绣·云朵上的生灵之花” 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方法,将羌绣的文化背景、起源、发展脉络、创作方法及过程、主要纹样、主要色彩和主要针法进行了呈现,来帮助观众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羌绣。在展厅的数码影像部分,呈现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在设计本次展览概念方案和设计作品时前往理县、茂县羌寨调研和创作的过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教师蔡端懿和四川省阿坝州羌绣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居悦一起指导了本次羌绣设计创新作品,张居悦女士也承担了本次展览的设计创新顾问工作。
“羌音灵绣-羌绣传承创新展”是继“桃摇蝶舞·闹新春-成都IFS 2021新春年画展”后,创作团队第二次尝试推动四川省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活动走出高校与研究机构、走进地标性时尚场域与公共艺术空间,希望传统工艺可以通过现代性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方式,真正的走进时尚生活,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重新回到流通的舞台,焕发自然、健康的活态魅力。
四川大学始终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该系列展览也是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在这一领域的部分教学与实践成果——通过设计的力量构建地方民族文化与世界通用语言之间的对话;通过设计的智慧构架优秀传统文化与时尚流行语言、前沿表达方式之间的桥梁。“羌音灵绣-羌绣传承创新展”展期将持续至2122年1月9日,欢迎大家到IFS L7艺术廊观展!
作品提供:蔡端懿、杨华珍/冯旸、陈士江、张居悦
摄影摄像:张俊彦、杜昌林
稿件来源: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