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首页

资讯 | 四川大学(2022)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第五场研讨纪要、闭幕式

本文由  于 2022-11-25  发布在 学术看板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22年11月19—20日,艺术研究新视野:2022年四川大学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本次会议分为五场依次进行,每场由45位学者分别介绍研究成果,每位学者的演讲时间为25分钟,之后5分钟开放讨论,共计30分钟。受疫情影响,第四、五场研讨改为线上进行,第五场研讨结束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常青教授作总结发言,会议圆满闭幕。


第五场研讨线上“会场”


20日下午15时,第五场讨论准时开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姚崇新教授主持,本场主题为“藏传佛教与密教艺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教授谢继胜、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罗文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廖旸、伦敦大学客座教授Peter D. Sharrock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主持人:姚崇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教授)


第一位:《藏传佛教与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1120日(15:00-15:30


 

杭教授在演讲开始,提出了两个关键词:“藏传佛教”“半月形地带”。并以他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蒙古与西藏相隔甚远为何会接受藏传佛教?”引出后面的讨论。他首先对前人针对文化区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如胡焕庸先生提出的“胡焕庸线”以及童恩正先生提出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杭侃教授认为,生态环境的相近决定了这一区域民族经济活动与风俗习惯的相似,因此,生态环境是在探讨半月形地带内呈现某种文化同一性的时候应该被首要考虑的原因。在明确“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存在的基础上,杭侃老师从历史遗迹、丝织品、统治人物、佛教活动、佛教造像、绘画等方面论证了西夏与蒙元、明清时期对藏传佛教的接受、传播、影响。最后,杭侃教授总结到,“半月形地带”的文化之所以有相似性,究其原因是地理生态以及原始宗教的类似导致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并分享了他发现的一些新材料,如焦山石窟,他认为曾经也有过藏传佛教的活动。杭侃教授的学术报告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分析出共同点,并进而探讨产生这些共同性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关系的认识,增加我们对古代边地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



第二位:《毗沙门天王与格萨尔图像源流考》

谢继胜(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 教授)

1120日(15:30-16:00



谢继胜教授首先介绍了赞(bTsan)的信仰与艺术表现。西藏等同于祖先神的神灵赞,是一身红色,身披铠甲手持弓箭或红矛的战神形象,这一形貌与英雄史诗描述的格萨尔形象大致相同。在此基础上,谢继胜老师探讨了赞与中亚突厥等地拜火教信仰的关系,并以考古发现的金银器、造像、绘画、文献为例指出了吐蕃战神武士在79世纪唐蕃大食征战与交流时期的波斯-大食武士形象有交集,并融入了唐蕃多闻天王图像系统。在1113世纪中亚文化圈英雄史诗形成的浪潮中,赞的图像与母题进入了格萨尔史诗。并总结了西藏史诗格萨尔形成的二种路径,一是藏区草原游牧或农牧地区具有与中亚草原地区相似的文化形态,具有形成英雄史诗的土壤。二是79世纪吐蕃与唐、大食(波斯文化下的阿拉伯帝国)及周边势力的战争与交流关系是形成史诗故事的素材。


第三位:《两尊新发现的勃律造像:铭文、材料与风格影响的讨论》

罗文华(故宫博物院 研究馆员)

1120日(16:00-16:30


 

罗文华研究员与德国弗莱堡大学胡海燕教授合作,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尊带有铭文的勃律造像进行了研究。罗文华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讲解了两尊勃律造像的发现过程,随后根据铭文判断造像供养人的身份,并根据铭文“ya”的古老写法推测其年代为公元600-630年。两尊造像所使用的前夏拉达字体透露了它们出自古代勃律王朝,这是非常惊人的发现。在此基础上,罗文华老师梳理了勃律的地望与史实,认为勃律在传统罽宾道中位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梳理了相关文献记载中勃律的历史发展变迁以及相关考古遗存。最后,罗文华老师重点探讨了此两尊7世纪上半叶勃律造像的主要风格特点,认为两尊造像均接近存世较少的斯瓦特风格。并得出结论,勃律王朝的思惟观音菩萨像对吐蕃并没有产生影响,并没有进入古格造像中。这一现象比较好地说明勃律、斯瓦特、喀什米尔在吐蕃不同时代造像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四位:《西藏的〈华严经〉美术——麦克莱恩收集品中一件夹经板提供的新线索》

廖旸(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研究员)

11月20日(16:30-17:00)


 

廖旸研究员首先对麦克莱恩收集品中的一件13世纪末木雕夹经板正面及背面的造像内容、风格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与相关实例进行对比,明确造像的身份与年代。随后对木雕夹经板内侧题写的三行乌坚体藏文题记进行了翻译,发现题记中提供了功德主为阿伽仑,主题为三佛八菩萨四天王,包括外侧面浮雕的神灵尊格以及雕刻师等历史信息。在此基础上,廖旸老师将夹经板与类似造像资料进行对比,明确夹经板中各个造像对应的具体身份。由此判断夹经板中的多尊人物出自《华严经》,并以相关文献进行了论证。最后,廖旸老师对华严美术的文献及传说进行梳理,认为,此夹经板为藏传佛教华严系美术研究提供了新线索,并为探讨藏传佛教诸神的组合与演变拓宽了视野。


第五位: Heruka-maṇḍalas Across Maritime Asia

Peter D. Sharrock(伦敦大学  客座教授)

1120日(17:00-17:30


 

Peter D. Sharrock教授梳理了印度传法僧人在中亚海上交流的历史,认为中世纪亚洲海上是印度和汉人思想传播的通道,因此,早期东南亚地区受到二者的双重影响,甚至被称为“大印度”。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柬埔寨吴哥时期的国王同时信仰佛教与印度教,这两个教在东南亚地区并不矛盾,而是共同存在和流行的。曼荼罗在东南亚的流行是因为国王主张自己是印度教和佛教神祗的化身,如同中国“皇帝即如来”的思想。因此,他们认为建的寺庙就是国王的宫殿,以宗教巩固他们的统治,导致了曼荼罗的流行。Peter D. Sharrock教授的演讲以小见大,循序渐进,论述了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交流、佛教与世俗以及皇权的关系等问题。


总结发言: 常青(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下午1740分,第五场分组讨论结束,至此,本次会议既定议程顺利完成。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常青教授作总结发言。

常青教授逐一评述了参会代表的演讲内容,总结了其学术价值。他认为,此次会议内容极其丰富,业内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带来了精彩的汇报,囊括了宗教艺术研究的各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了各个领域的新视野,是精神上的盛宴。常青教授介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今后将定期举办青年学术论坛、国际宗教艺术文化学术研讨会。一方面汇聚学界顶级学者讨论新材料、新方法、新问题,另一方面也组织年轻学者碰撞思想、展露风采。此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还办有学术刊物《艺术史研究通讯》,已出版两辑,也将定期刊载艺术史研究成果,希望各位学者惠赐大作。


闭幕式“云合影”


最后,常青教授宣布研讨会结束,参会代表再次以“云合影”方式留念。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将继续为学界打造高质量的交流和对话平台,期待与大家来年在成都相会。

/ 王静娴

/ 宋舒玥  常青


 



 

上一条:预告 | “艺术研究新视野”系列学术讲座 李军教授:正面像的另一面——达·芬奇《施洗约翰》再研究 下一条:资讯 | 四川大学(2022)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四场研讨纪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