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下午,艺术学院赵成清副教授题为《1980年——2000年的红色美术作品分析》的讲座在艺术学院A2-5教室举行。在讲座开始之前,赵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情况对本学年的课程做出总结,并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习生活给予建议和展望。针对学习方面的问题,他鼓励同学们自由思考,结合切身实际和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人生方向;在提到深入学术研究领域时,他建议有意愿深造的同学提前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在交流环节结束之后,赵老师展开题为“1980年——2000年的红色美术作品分析”的讲座。他首先从中国的大背景、大语境出发,阐述了重拾红色经典的时代潮流和当下意义,向同学们系统分析了1980年到2000年这一区间红色美术作品的时代风貌。这一时期,正是改革开放的发展初期,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这些作品在表现新时期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没有忽略革命先烈、民族精神的传统母体。在讲座中,他重点分析了冷军的超写实主义作品《五角星》,向同学们介绍了千疮百孔的五角星正是党和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使同学们感慨道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为这些作品所承载的伟大情怀而赞叹不已。通过这样一种系统的梳理,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一时期红色美术作品的大致内容。
随后,赵老师将话题细化,转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表现天安门作品的介绍中来。他说道,天安门作为共和国的标志和符号,一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美术作品的重要母题,在绘画作品中承载着重要的叙事意义和象征内涵,寄托着党和人民对新中国的向往和期待。在本部分,他对董希文负责绘制的《开国大典》做了详细的解读,他强调这一作品是集合了多位画家智慧的代表性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又与其他天安门主题的美术作品做出比较,让同学们更为全面地理解了天安门在美术作品中的价值和意涵。
通过本次交流讲座,同学们不仅解决了生活和学习上的诸多疑问,而且掌握了1980年到2000年红色美术作品的大致内容和主要意义,扩大了视野,完善了中国美术史脉络的架构,同时领略到革命前辈心中的真挚情感,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美术作品的讲解中得到进一步的宣扬,向同学们说明了重拾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摄影:蔡国威
撰稿:蔡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