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读书会
二、时间:2018年3月28日-4月1日
三、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法学院3037
四、参加同学:马康康,慕虎龙,许宇航,李睿仪,陈茂昌,黄浦,蔡淇伊,冯靖蓉,赵玉琴、宁磊、周汝娟、张宁、匡易方、梁逸明
五、指导老师:吕金光,刘志超,杨帆
【张老师指导学生读书会】
匡易方
赵壹《非草书》赵壹(本名懿,因后汉书作于晋朝,避司马懿名讳,故作“壹”),嬴姓,赵氏。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他生活的大致年代,是汉灵帝在位之时,即公元168至189年前后。《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了他的事迹。东汉辞赋家。体貌魁伟,美须眉,恃才傲物。桓、灵之世,屡屡得罪,几致于死。一生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等16篇,今存5篇。《非草书》强烈非议当时刚新兴的草书艺术,认为草书是为了应付急速需求的产物,本是无意为之,而今人对草书过于痴狂。草书的美感在于快速书写下的书者个人情绪的抒发,而不是盲目追求某种特有的风格,每个人的字本就各具特色,勉强去模仿某人,便如同东施效颦了。文章将草书作为业余闲暇的及兴或赶时间的兴笔而书,今人的痴狂已经超出它所能发挥的作用了,而且大量的草书练习并不能提高书者的书写技巧,用处不大。推崇草书这样的“伎艺之细者”,“志小者必忽大”。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出以下结论:一,后汉的这种“重儒术、轻艺道”的思想是十分普遍而公开的。二,从草书的技巧的复杂化到对名人草书的仰慕与摹习,虽然有汉赋的夸张成份在,但从“匆匆不暇草书”与“今反迟而难”“其扶拄挃,诘屈乙”正是书法从实用性走向艺术化的一个显著时期。
冯靖蓉
读 《中国书法风格史》
第一节 书体演变的依据与书任风格
1:便捷与贯气
汉字的社会意义:实用(要求便捷)(书体嬗变基本原因)...为达到“便捷”就必须使构形笔画日趋约易,并加强点画用笔的贯气程度,即加强点画之间的笔势连贯性。 (共同作用下篆书解体)
2:新体一正体一古体。
“每一个时代中,字体至少有三大部分: 即当时通行的正体字、以前各时代的各种古体字,新兴的新体字或说俗体字。”一居功“古代字和论稿》。各书体的法则,是由“便捷” 的实用因素和审美的艺术因素结合而成的,它揭示了书体形成过程中“先草而后工”的规律。
3:手写墨迹与刻铸铭文两大系统。古代书法遗迹中有各种刻、铸铭文(甲骨刻辞、鼎彝款识、石刻、砖刻)手写体墨迹(甲骨、玉器、陶器上的朱书和墨书,竹木简牍、帛书、纸书)各种刻、铸铭文都是处于特定用途,用特定的材料、工具加工而成的,真正的书法面目,应该是靠当时的手书墨迹来体现的。
4:隶书直承战国时代的手写体演化而成,并非经过秦小篆,战国时的手写体与春秋末的侯马盟书,殷商朱书和墨书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汉末以后通称战国古文为“科斗书”(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
慕虎龙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象征。这种以 汉字为载体、毛笔为工具的独特艺术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门古老的艺 术形式也被认为是最善于微妙地表达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的高级艺术。当然它在不同时期、有不 同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印记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书法在每个时代都表现出这一时期特有的审美追求,也可以说是风格。 “ 先 秦质朴、汉魏雄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尚质 ” 。书法艺术风格之所以各有特色,是由于作为文化艺术形式之一的书法,是和它当时的时代气 息、社会风尚、文化形态、艺术趣味及人们的宗教信仰、精神追求、审美爱好等有着千丝万缕 的内在联系,不同时代的书法艺术总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因此说,一部中国书法史不但是一 部中国书法艺术的风格史,也是一部中国书法艺术的创新史。
张宁
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上、中读后感
包世臣,清代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其著作书论《艺舟双楫》崇尚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是十分值得学习的一书论。
我在看书前想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便搜索了百度百科,其中有一句话这样说:“包世臣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军第一人’,自负之极。”看到这里我觉得有些有趣就翻开了书想看看他写的文章,一章没有读完就对之前心里对他的态度深觉惭愧,文字传达给我的完全是一个十分谦虚善学,一丝不苟的刻苦钻研,攀登书法高峰的优秀学者形象。在述书上中,包世臣以时间为轴,讲述了他学书的很多个阶段,他一来孜孜不倦的研习古贴,从古人留下的真迹中探求方法,二来听取当代各个学者的意见,不论是师父还是同辈、晚辈,都研究他们传达的经验,分别加以练习再次求真,三来还纵游各地,遍观收藏家的旧迹。可能他的书法作品确实没有达到他口中所说的境界,但是在书法理论方面他所留给我们是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述书上篇中他提出“其书首重执笔”,由此引出他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中篇中对王昙(仲瞿)、吴育(子山)、朱昂之(青立)三人不同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东坡有言:“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书艺始于指法,终于行间,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陈茂昌
元朝是由蒙古族贵族建立的政权,提到元朝,我们不得不想起一位书法大家赵孟頫了。他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更是在元朝书法“复古”的一个领袖人物。
我们知道元代之前的宋代书风承继晚唐五代的浪漫主义逸调,并酝酿着新的高潮。而经中期至北宋晚期,形成了以苏、黄、米、蔡为代表的尚意书风高潮,也就是书法史上的第二个浪漫主义高峰。而对赵孟頫的复古,他对宋人的各种书体无所不工,其在体系笔法上模拟二王,但赵孟頫实际上仅仅得到二王的法度,失却了其风韵和艺术精神。这也就是赵孟頫后面的书法有着莫大的关系。
赵孟頫的复古具有全面性,从大、小篆到隶书、章草、今草、行书、真书,全面展开,但在篆隶书方面未有明显的建树。章草方面,赵孟頫作为一个大家,在他的推动下形成了一时的风气。也在这种新气象中创造出今草体势、风神合一章草笔法的新风格。
章草在复古有着一定的成就,它对今草而言,是古体的草书,保留着明显的隶法,并且直接脱胎与隶书,具有质补的古意,这就是在章草创新方面,也就是新型的章草书。
对于这种风格的章草,在元人学章草主要是依靠皇象急就章等刻帖学习,只能根据自己的揣摩,理解去摩习,所以得出那个时代章草的笔势和笔法。也就是时代所示。
梁逸明
在我国纸张发明而未普遍作为书写材料以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木简牍,在纸张发明以后的数百年间,竹木简牍还是作为普遍的书写材料与纸同时并用。古时虽有玉册金简,但只是用于特殊场合,以示尊重,一般书写都以竹木为之。而古代根据简牍的用途和形式,还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常见的名称有“检、楬、笺、棨、符、觚”等。
论及两汉简牍的书法,从西汉初期的简牍来看,结体尚保留篆体的纵势,用笔上横划落笔逆锋顿按,运行时逐渐上提,收笔不回锋,形成头粗尾细的模式,古人对这种头粗尾细、弯曲婉转的笔法称之为“科豆文”。因为实用和美观而产生的隶书到了西汉中晚期,隶书已经完全成熟。
汉简隶书笔画向纵向延伸的情况,一般是出现在一篇的结尾一字的末一笔。这一笔往往又粗又长,显得十分有力、醒目。一方面由于简上还有空余部位,可以让笔画舒展,另一方面也表示至此就结束。西汉后期简牍中草书逐渐增多,大多数仍是隶书和草书夹杂书写,也有一些已纯用草书书写,而东汉简牍中的草书比例明显增加,草法也更为成熟。
马康康
读汪启淑《飞鸿堂印谱》——“唤取佳人舞绣筵”一印
近日多识印谱,最为之感触的一方印为《飞鸿堂印谱》中的“唤取佳人舞绣筵”,是印为七字白文,制印者将其印面分为“右四,左三”,因字生形,大小错落有致,空间疏密得当,线条虽细而不失厚重,使转呼应传神,印面镶嵌自然,给人以闲情淡雅之韵味。
此印内容出自杜甫诗《江畔独步寻花》“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换取佳人舞绣筵。”春天川大各种花盛开,读此印更能体会杜甫当时在成都草堂那种感觉。杜甫说他被锦江边盛开的鲜花搞得心烦意乱,于是他以散步来排遣这样的心情,便想起东边邻居有个人跟他在一起喝酒特别对脾气,杜甫决定去找此人痛饮,没想到的是这个酒友在一天前就找别人喝酒去了,至今未归。没办法,杜甫只好在江边接着行走,他的脚步一路歪斜,不知为什么他却不喜欢这个春天。这是他陷入沉思,感觉自己还算过的踏实,因为他还能喝酒作诗,在生活上,也没什么负担。
一念及此,他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欣赏着岸边的姹紫嫣红,不知道他是看到了酒楼还是想起了酒楼,这又勾起了他的酒瘾,此时他用神奇的大脑,开始想象着喝酒的痛快,他期盼着这时能够有一个人来找他,邀他去畅饮,更让他过瘾的是,这个宴席上还有美女的欢笑与歌舞。
看来,即便诗圣上也有这样接地气的心理需求。至此,让我长期忐忑的心终于放飞了原处:诗圣都如此,更何况我们。王启淑请人刻这方印,足以说明他也能用这句话来宽慰自己因为爱酒爱美人而引起的内心忐忑。
李睿仪
董其昌1555年生于松江,在万历17年考中进士后成为政府官员,官升礼部尚书。董其昌生性谨慎,在官场左右逢源与东林党成员及其政敌同时保持着友好关系。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理论意识的艺术家。董其昌建构了自己的书学体系,并且以一种简洁有力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艺术见解。“生”是董其昌书学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他认为:“画与字各有门庭,自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绘画是再现艺术,一个画家可以将或雄浑或秀丽的景色绘入画中,但书法却不同,它是非再现性的。因此董其昌认为书法之路:“必须再往前延伸,即由熟再到生才得以摆脱古人成法的束缚.……即在熟到最后的阶段就要有意识地与古人拉开距离,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己意’去书写。”
从少年时代起,董其昌便大量临摹古代书家名迹,唐代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是他初学楷书的范本。在行、草书方面董其昌追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创立的“二王”传统。此外,他对北宋米芾的行、草书法也很有研究。至于大草,董其昌深受唐代狂草大师僧怀素的影响颇深。
赵玉琴
傅山先生生活在晚明清初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生平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傅山先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大家,他的思想兼收并蓄,也处处体现着其矛盾的内心。一方面致力于研究实学,另一方面因自幼受心学影响,善于讨论心性。他曾评价自己“我不能无情而长生”又说自己“忘何容易,如何如何,忘我实多”。既承袭了不同学术思想,又力证自己区别于别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纠结的内心实为晚明思想文化界的缩影,随着不同思潮的汇入,晚明文学圈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读傅山先生的史料,应先从其为人看起。傅山是一位重情义有理想抱负的人。他救友人于危难之中,被评为“二义士”,是山西文人的领袖。人们信服他,始于人品,忠于才华,陷于才情。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法,书法是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以颜真卿和蔡京为例,一个因高尚的品格为人称赞,一个因卑劣的手段为人不耻。而傅山还是一个十足的孝子。虽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傅山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子都是被人敬佩的。
到了清代,做为明遗民的傅山,地位一落千丈。清初汉代官员成为了他能依靠的大树。做为一个真性情的男子,傅山能明白做“贰臣”的痛苦,他寻求汉官帮助,也是对汉官心灵上的一种慰籍,一方寻求庇护,另一方寻求释怀。是时代铸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在当下,只能将初心埋在心里,他们不是忘记了道德,只是出于无奈。“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属于明朝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选择继续生活,才有更好的未来。
周汝娟
许多世纪以来,书法和绘画早已成为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篆刻直到晚明才真正成为一种兴盛的文人艺术。著名吴派画家文徵明的儿子文彭向来被视为明代文人篆刻之父。他对文人篆刻的主要贡献是重新引入石章,后来,迅速取代金、银、玉、象牙等成为最常用的印材。其中最为珍贵的有青田灯光冻和福建寿山石,其价格直逼玉器。
文人篆刻在晚明时期走了重要发展,篆刻家个人印谱的编纂与出版开始形成风气。许多文人书画家对印章的艺术水平十分看重,请篆刻高手为自己治印。但后人并不知道书画作品的印章是谁所作。因此,篆刻家可以录个人印谱来表明自己的著作权。有了印谱,印章也走了真正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地位。可以不依赖书画流通而传播。篆刻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列名博雅的手段,不少人希望借此来模仿或跻身精英阶层。
文人篆刻的兴盛刺激了人们关注古文字的热情,很多书家开始练习篆隶。随着对古体字兴趣的提高,一种新的文字游戏开始在书法界流行,晚明书法重镇都喜欢在其书作中使用异体字。文人篆刻也启发了书法家对古代印章残崩之美的欣赏。使他们在书法中也能把朦胧残缺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趣味来接受和欣赏。
宁磊
在中国历史上,篆书主要出现并被实用的时代是在殷商时期到秦统一六国。在这一阶段大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主要风格。
第一种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也就是在商到西周的书法风格。金文大致有四种风格,第一种就是雄伟(奇壮,宽博,圆浑,方整,平实)。第二种是豪爽(超逸,畅达,开张)。第三的恣肆(野逸,犷悍,奇异,秀畅)。以及第四种的遒美(文秀,流利,柔润,清朗,灵巧)。而甲骨文呢则大致有两种风格,就是单刀型契刻和摹刻型契刻的。
第二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科斗文”为主的墨迹,也就是晋地风格的《侯马盟书》(体势呈长方形纵向伸展)和楚地风格为主的《望山竹简》(体势横向开张)。楚地风格的竹简所呈现出来的风格已经有了明显的隶变了。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科斗文”外还有刻铸铭文也是主要书法风格。在不同地域也有着不同的铭文风格,主要有秦系书法为主的端庄雅丽。以楚地风格为主的洒脱超逸。还有一种以修饰性对后世书法风格没有多大影响的巧饰斑斓的鸟虫篆。
第三个主要是说的秦朝书法风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全国书同文。此处的“文”,指的是李斯所撰写的小篆。其风格表现为规整端庄,笔画上园匀一律,结体对称均等,章法整齐无稍懈。这种极端规整风格也是由于当时秦始皇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威严气象的一种艺术反应。最后秦朝还有一种书法风格则是所谓的“诏版”。它给我们展示了秦篆书法风格的另一大系——随意性风格类型。它积极的发挥了作者的性情,也正是因为这样而成的作品使得秦篆的两极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许宇航
中国书法史 沃兴华著 篆书章节读后感。 因为自下周开始就要学习篆书课程,故本周阅读了此书的篆书章节。篆书这个时代,主要是指自商朝到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代的时期。象形性为其基本特征。在此期间,文字已形成完整的系统,具备了完整的记录语言,传达思想的功能。但每个朝代的风格却是截然不同的。夏商周时期,书法表现技巧的基本特点是生拙,粗旷而圆浑的。战国时期,金文大篆呈现出三种流派,西秦的风格浑厚开张,保存较多的西周传统,东楚风格婀娜流美,北齐劲挺遒丽,此二者则因为受地域性的民族文化因素较重,都偏秀美。西汉时期,篆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分书的意味逐渐加重,字形趋于简便方正,转折处由圆变方,与后来的分书已比较接近,只是线条仍然粗细一致,还未出现波磔挑法而已。汉代以后,篆书衰落下去,直至清代碑学兴起,篆书再次兴盛起来,开出一代新书风。一部分承续秦篆风格,结体匀称,线条粗细均匀,圆润。另一部分则反其道而行,强调书写性,风格迥然不同,行笔跌宕,收笔不拘,不拘泥于法则。让传统的篆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