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15时50分,第六场专题研讨开始。本场研讨聚焦五代宋佛教艺术与藏传佛教艺术,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王云教授担任主持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赵晓寰、杭州佛学院研究生释源妙、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常红红、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许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梁云云等5位学者依次发言。
< 15:50-16:15 >
赵晓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教授)
《Apocryphal or Authentic? On Indic Origins of the Yulanpen Sūtra and Its Mulian Myth》
赵晓寰教授首先指出,以往中国、日本及西方学术界认为《盂兰盆经》系伪经,此说不确。《盂兰盆经》应是一种创造性翻译,其中故事和主题实际上根植于印度佛教,特别是其上座部传统。理由有三:其一,中国早期经目中没有将《盂兰盆经》归入疑伪经;其二,印度目前虽然不存在梵文、巴利文本《盂兰盆经》,但不能据此说明此经在印度不存在;其三,印度同样非常重视孝道,《盂兰盆经》中对亲属和祖先的救赎等元素在印度宗教习俗中也有所体现。
< 16:15-16:40 >
释源妙(杭州佛学院 研究生)
《浅议北宋南华寺木雕罗汉像及罗汉信仰的流变》
源妙法师的报告将禅宗信仰与罗汉信仰结合,对北宋南华寺木雕及罗汉信仰的流变展开探讨。首先,源妙法师对南华寺木雕罗汉像遗存进行考释,并展开了对南华寺木雕罗汉像铭文的补充论证,分别讨论了纲首和会首问题、供养罗汉的方式、厢界的问题以及与广州寺院的关系。随后,源妙法师对罗汉图像和罗汉信仰的源流进行了辨析。最后,源妙法师对罗汉信仰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比较,她认为宋代的航海贸易非常发达,罗汉造像艺术和罗汉信仰便在这一时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并且,汉藏两地的罗汉信仰是在与不同的文化融合后表现出了各自的特色,但其根本的精神是一致的。
< 16:40-17:05 >
常红红(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 副教授)
《黑水城出土西夏十臂白摩利支天唐卡研究》
摩利支天信仰在唐宋之际的河西地区已广为流行,常红红副教授从藏文成就法文本出发,首先考察此类摩利支天的文本依据及信仰内涵,及其与西夏星曜信仰的连结;随后通过比较文本与图像的异同,以黑水城出土西夏十臂白摩利支天唐卡为中心,分析此类摩利支天图像传入西夏之后产生的增减变化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此幅唐卡的视觉语言,探讨西夏时代多元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最后,常老师认为,摩利支天信仰主要在于消除九曜所致灾祸,也因十臂白摩利支天信仰具有消除星灾的特质,使其与西夏星曜信仰产生了联结,拓展了我们对西夏星曜信仰的认识。因此,黑水城出土的十臂白摩利支天唐卡是为了世俗信众需求所作。表现的是一对西夏母子在西藏僧侣的指导下,祈求十臂白摩利支天消除星曜所致灾祸的场景,其中的孩童则蕴含祈求子孙福泽绵延之意,反映出十臂白摩利支天信仰的现世利益。
< 17:05-17:30 >
许栋(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副教授)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空间秩序研究》
许栋副教授以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现存彩塑和壁画为核心,探讨北汉及明、清时期僧俗信众在该殿中所营造的宗教空间及秩序的特点。首先,许老师通过考察殿内北汉时期的彩塑及梁架题记等图文资料,分析了该殿建造之初所形成的以“供像为主”的空间秩序。随后,他分别围绕主尊背屏后的倒座观音像、殿内外墙壁上与《梵网经》及《维摩洁经》相关图像所构成的宗教空间进行讨论,重点剖析了该殿中“像空间”概念的表达、倒座观音组像与原有宗教空间的关系,以及周匝参礼空间各类元素的整体性配置等问题,强调了殿内宗教空间随着时代及佛教义理发展而不断演变的过程。最后许老师认为,镇国寺万佛殿中所营造的宗教空间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这几类宗教空间之间并不是一种“层累”式的递进关系,而是断崖式的变化。历代主持修缮的僧俗信众及工匠在维持万佛殿建筑及北汉时期的彩塑“原貌” 的基础上,对殿内的壁画、建筑彩绘的内容进行不断“调整”,万佛殿内三种宗教空间的演变过程正是“调整”的结果。
< 17:30-17:55 >
梁云云(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助理研究员)
《西藏阿里普兰鲁普石窟群调查报告——兼论西藏西部萨迦派壁画遗存》
梁云云老师的报告围绕对西藏阿里普兰鲁普石窟群的调查展开。首先,梁老师介绍了新发现的普兰县细德村洛巴组鲁普石窟的地理位置及保存现状,接着对各洞窟的内容逐一辨析,并重点介绍了2号诸佛窟、3号萨迦派洞窟壁画,她指出两座洞窟壁画透露出鲁普石窟曾受多个教派影响,其中 3 号洞窟中的萨迦派道果、胜乐教法传承上师可确定该窟为萨迦派。随后,梁老师通过识别札达县皮央石窟灵塔窟壁画,发现该窟与普兰地区鲁普石窟3号洞窟以及细德拉德寺侧殿壁画题材一致,反映出15至17世纪西藏西部地区萨迦派殿堂中热衷表现师承与法脉的内容。最后,梁老师结合对鲁普石窟3号窟壁面中上师传承顺序、俄尔钦的弟子古格堪钦•扎巴坚赞在细德的活动时间,并与皮央石窟题材对比讨论,认为3号窟年代上限可至 15 世纪下半叶,不晚于16世纪。
< 17:55-18:10 >
常青(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会议总结并宣布研讨会结束
下午17:55分,第六场分组讨论结束,至此,本次会议既定议程顺利完成。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常青教授作总结发言。
常青教授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演讲内容,总结了其学术价值。他认为,此次会议的内容极其丰富,业内各领域的专家都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是精神上的盛宴,也给在场的各位学者、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学术上的启发。
针对本次学术会议,常青教授提出四点感想。第一,在研究宗教艺术时,既不应该“分门立派”,也不应该“唯出身论”,应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剖析,提倡各文化单位之间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壮大佛教艺术的研究力量,做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共同探寻历史的真相。第二,宗教艺术研究不能仅侧重于早期的造像艺术,应对不同时期的造像艺术都予以重视,在学术调查上力求达到各个时期的平衡。第三,宗教艺术研究要积极地探索印度、中亚、东南亚、东亚各国等不同文化圈所展示的佛教艺术面貌,并寻求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特点。第四,学术研究者不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皆为研究者,既不应产生“论资排辈”的思想,也不可妄自菲薄。应该放平心态,立足于学术本身,脚踏实地做研究。
此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还办有学术刊物《艺术史研究通讯》,将定期刊载艺术史研究成果,希望各位学者惠赐大作。
会议尾声,常青教授对本次会议中艺术学院领导及老师们的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同时也对会务组同学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最后,常青教授宣布2024年四川大学第五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