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科研与创作

资讯 | “中国抗战艺术史”专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本文由  于 2025-04-02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30日,我院“中国抗战艺术史”专题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黄宗贤教授主持,来自上海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及我院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会。



本次会议主要分为会议研讨与主题发言两部分。首先,黄宗贤教授指出,“中国抗战艺术史”长期以来是学界的热点话题,如何建构全景式的中国抗战艺术史有着诸多可供深化与探讨的空间。彭肜教授指出,我校不少硕博士研究生围绕于此展开研究,呈现出“以小见大”的态势,形成了以思想史、观念史为代表的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赵志红教授指出,近年来学界不断涌现新材料,其研究成果带来诸多新的启发;尤其是围绕海外传播与互动的研究,呈现出材料创新、方法拓展和对象多元的大趋势,这些变化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抗战艺术史的研究维度。接下来,上海大学张慨教授谈到,在技术驱动的背景中,传统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有着诸多的可能。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警惕“技术至上”的倾向,特别是避免算法偏见与数据隐私的难题。四川美术学院屈波教授聚焦抗战艺术风格史,他指出抗战艺术风格史的分类方法,以及文献整理等方面存在着交叉性;他强调需要进一步确定文献的整理模式,以便更科学、系统地展开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刘渟教授认为,中国抗战艺术史中的教育主题,在政策制度、典型案例和重要史实梳理等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此外,四川美术学院教师郭峙含、陈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博士研究生谭榜眼、蔡国威、王粟和郭敬宇等,分别围绕相关主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思考,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会议第二板块,我院黄宗贤教授、彭肜教授、赵志红教授,上海大学张慨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屈波教授和四川师范大学刘渟教授,围绕“中国抗战艺术史”分别作了专题的报告。黄宗贤教授就以上汇报做了会议总结,对本次研讨会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参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精彩发言表示感谢。最后,本次“中国抗战艺术史”专题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图、文:李淼

审稿:王粟、赵帅


 

上一条:讲座预告 | 徐利明:三大贯气形式——并论永字八法 下一条:资讯 |“艺术研究新视野”系列学术讲座“刻画时光:清代宫廷艺术与中西时间塑造”顺利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