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首页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选登(一)

本文由  于 2024-06-19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四川大学美术学是西南地区高校中最早建立的美术史论专业之一,迄今已经培养了19届本科毕业生,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次推送的29篇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研究领域涵盖古今中外,涉及美术历史和艺术理论等诸多方面,可以让学界了解四川大学美术学专业师生的研究视向、研究领域及整体的研究格局。

 

论文题目:试论斯巴霍图式构成和宗教功能

作者:张程筱

指导老师:常青

文章简介:西藏斯巴霍唐卡又称“万有图”、“九宫八卦图”,在藏地有着祭祀祈福的转运之用。基于现有图像与文献资料,笔者认为斯巴霍图式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主要以六字真言曼荼罗及诸神祇组成,下部主要由宇宙金龟及风马四兽组成,图式可能起源于《宫淄隆达》仪轨中使用的风马星象图。由于斯巴霍图式内容繁杂,民间制作困难,而萨达并不是藏地祭祀的重要神灵,斯巴霍逐渐简化为藏民随身佩戴的护身符“斯巴霍”铜镜,保佑人们不受侵犯。

 

题目:全球中国艺术研究视域下的《走向盛唐》展览叙事

作者:张淮瑜

指导老师:胡听汀

文章简介:2004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中国数单位合作举办《走向盛唐》展览。该展览以一系列艺术考古新发现为媒介,展示了中国在汉末到唐初之间动荡的政权更迭和频繁的跨地域交流中酝酿盛唐文化的过程。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中古时期与其它文化区艺术交流研究是全球中国艺术学术界的研究中一个被忽略的方向。《走向盛唐》填补了这一空缺,并站在学术与大众、中国与全球之间译介中华文化。本文站在学术史背景下解读展览的叙事方式,将展览策划视为中国艺术研究学术界运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阐释展览的要素揭示学术界研究风向在大众展览上的呈现方式,探讨在国际展览中学者与策展人如何经由展览形成中国叙事。

 


题目:八大山人的梅花题材绘画研究

作者:谭雯文

指导老师:李明

文章简介:针对八大山人梅花题材绘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收集八大山人现存的梅花作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期和风格概括。其次对每一个分期里面的不同的梅花作品进行单独的赏析。进而在进行了基本的赏析和了解之后,在第二部分探究梅花画从早期的模仿转变为中期风格形成的原因,同时对八大山人继承的梅花画历史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八大山人风格转折到成熟期的一个具体的原因,试图分析这其中禅宗对八大山人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图像研究法的研究方法,并以中晚年朱耷所梅花图为线索,分析其思想从中年到晚年的变化,并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本文试图通过八大山人的画作,找出其真实人格,进一步丰富关于他本人的思想研究。

 

题目清宫指甲套艺术特征研究

作者:董慧琳

指导老师王征

文章简介:清代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大高峰,工艺品类型和水平汇聚了几千年来的精华。文章对收集到的指甲套从材质、尺寸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关于指甲套的渊源,经过考证,是清代特有的产物。指甲套是清宫女性重要的手部饰品,还有护甲和身份象征的作用。指甲套上的纹样多样又具有多种含义。指甲套不单是一种饰品,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凌厉的形制表达出清宫旗女特有的审美倾向,但纹样和工艺又延续前朝的传统,体现出了满汉文化交融的特征;根据现有资料,指甲套主要流行于清中后期,隐含着清代逐渐降低的后妃地位和幽闭的清宫环境。

 

 


题目:西安及周边地区唐代墓志盖宝相花纹样研究

作者:高欣瑜

指导老师:王友奎

文章简介:墓志是埋葬于墓内,记录死者身份信息、生平过往的墓葬用品。本文通过梳理西安及周边地区出土的纪年墓志盖资料,探讨宝相花纹在墓志盖上的配置方式,明析其分布状况。进而对墓志盖上的宝相花纹样类型进行划分,总结每一小类的结构特征和样式,分析纹样中的基本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西安及周边地区唐代墓志盖宝相花纹的流行样式,将其按照纹样构成与风格特点划分为三个时段,分析各个时段的时代特征,以及墓志盖上的宝相花纹与佛教信仰的关系,探讨纹样中蕴含着的圆满与统一的艺术意蕴。

 


题目:四川仁寿甘泉寺明代壁画调查研究

作者:刘雨桐    

指导老师:梁云云

文章简介:甘泉寺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禾加镇楠林村西南方,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本文讨论的壁画位于甘泉寺大雄宝殿内壁。目前学界对于甘泉寺壁画的关注甚少,但笔者认为甘泉寺明代壁画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文章分为绪论、甘泉寺历史概述、甘泉寺大雄宝殿壁画现状、壁画图像释读、壁画艺术特征、与四川同时期佛寺壁画的对比研究和总结七个板块,其中重点讨论壁画图像释读和壁画艺术特征部分。文章讨论了甘泉寺壁画的保存状况、绘制时间、内容主题、风格特征和画工团队等方面,并提供大量甘泉寺壁画的一手材料,力求再现较为清晰的甘泉寺壁画原貌。

 


题目:数字社会学视域下 teamLab 展览的主体意识缺失问题研究

作者:徐可  

导师:胡听汀

文章简介:teamLab作为数字美术馆的典型代表,以声光电粒子的技术手段和沉浸式的展览方式享誉中外。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类展览形式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也很可能成为未来美术馆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主要从数字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teamLab的展览及作品中出现的主体意识缺失问题。首先,从个人主体选择的角度进行探讨,分为本能选择与被动选择两大部分,揭示了在teamLab的展览中主体选择往往呈现出模式化倾向的事实,进而影响观者的主观选择;其后,文章围绕展览中的主客体沟通主题,分别从策展者的输出互动和观众的表达互动两个维度出发,强调了在沉浸式数字展览中沟通障碍仍然客观存在,并从互动设计的不足以及观者在技术环境下的体验限制进行分析,阐释了展览中主体沟通缺乏有效性;最后,文章将视角扩展到社会层面,从社交身份、批判意识及文化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对teamLab在数字化过程中伴随的观者社交身份的扩大、批判意识缺失、文化身份意识的消弭等意识困境进行了阐述。综上,本文旨在强调美术馆数字展览中观众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并结合“技术向善”理论,为美术馆数字化的建设的提供了评判尺度。同时,参考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对美术馆行业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关于数字技术服务文化艺术的思考和实践。

题目:清乾隆朝《万国来朝图》现存版本及图像考

作者:王俊秋

指导老师:李明

文章简介:在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多件《万国来朝图》。这些《万国来朝图》虽然都是乾隆时期的作品,但它们的创作时间和版本前后,目前尚不明了。本文试以乾隆朝《万国来朝图》为切入点,梳理乾隆朝不同版本《万国来朝图》的创作时间及画师,并以此研究乾隆朝背景下的艺术特点与宫廷绘画风格,展现乾隆时期大国风貌及乾隆的家国愿望。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运用到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多方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古代历史文献,通过相关古籍内容对朝贡体系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本文试以现存的《万国来朝图》资料为基础,对这些画作进行深入的版本考究及图像分析。将乾隆朝不同版本《万国来朝图》的创作时间顺序、创作画师梳理清晰并列表,解决了多件乾隆朝《万国来朝图》在研究中其版本并不明了的问题。并在版本梳理清晰后,选取其三件极具特色的《万国来朝图》进行图像对比研究,以此观得乾隆朝时的盛世景象,剖析乾隆皇帝的政治心理,感受乾隆朝背景下“万国来朝”的政治内涵。


题目:四川仁寿双堡牌坊图像研究

作者:罗嘉欢                

指导老师:王友奎

文章简介:双堡牌坊的形制构造采用了四柱三开间五楼三重檐的形式,其雕刻工艺主要根据装饰图像所处的位置来进行选择,使牌坊更加和谐有序。牌坊上对动植物图案的选择仍秉持着“意必吉祥”的观念,动物图案包括虚构动物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现世动物中羊衔灵草等,尤其是蝙蝠的运用最为普遍,植物图案可以分为品格高洁、多子多福、富贵长寿这三类,体现了民间祈愿的丰富性,动植物图案多作为边框装饰或分布在台基的立面等。视觉中心位置主要为叙事图像,主要可以分为神话传说、戏曲剧目和拜谒图,这些叙事图像都呈现出一定的程式化特征,如八仙图像和拜谒图等,其主要运用了抓住高潮一刻和掌握道具、场景布置去构建叙事空间。


题目:万佛山石窟的背光图像

作者:李耀臻

指导老师:常青

文章简介:万佛山石窟位于洛阳市吉利区,是龙门石窟周围众多石窟中一处具有相当价值的“卫星”窟,雕凿始于北魏时期,略晚于龙门石窟,受到龙门石窟的直接影响,同时也继承和保留着云冈石窟的艺术特色。万佛山石窟群在历史典籍中没有记载,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为人所知,漫长时光中历经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硕果仅存的几处石窟,分别为双窟、莲花洞、大佛龛、锣鼓洞和神游洞。尽管损毁严重,但洞窟雕造丰富精美,人物形象传神生动,可见出自造诣精深的匠师之手,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艺术价值。

佛教艺术在南北朝美术具有重要地位,保存至今的北朝石刻,对于研究中国工艺美术的装饰纹样具有重要价值。佛光是佛教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像中分为背光和头光,象征着佛的神性和智慧。万佛山石窟造像的背光图像,形象生动,造型精美,兼具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特征,是北魏石窟文化研究实物资料的重要补充。

 

 


题目:老树画画(刘树勇)的绘画艺术研究

作者:陶雨彤    

指导老师:李艳

文章简介:当代画家刘树勇在“老树画画”账号下发表自己的绘画作品,以传统柔和的笔墨和随画创作诙谐有趣的打油诗,或是抒发自己生活上的牢骚和感叹、或是尖锐直白地讽刺现实,画中具有代表性的长衫人形象更是引起了观者对民国的美好想象。如此古意与当代适当融合的表达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喜爱。老树的艺术表达始终坚持贴近生活,他用自己业余绘画家的身份,站在自己专业研究和自身教育背景的角度,来找到让当代人更易接受认可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本文通过系统处理老树的绘画作品及相关文字资料,结对其绘画的艺术风格进行较为客观的解读与论述,从而对老树的绘画艺术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了解老树能够受到大众广泛喜爱、圈内学者认可的原因,并且通过总结他的艺术特征获得有益于绘画创作以及当代美育发展的启示。

 

 


题目:民族国家图景:1937年上海市政纪念工业展的视觉文化研究

作者:郑心歌

指导老师:李振宇

文章简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经历了快速转型,其中国货展览会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些展览会通过视觉艺术手法来表达和宣传民族主义消费的行为准则,并尝试实现观者从传统到现代的“视觉转场”。抗战前夕举办的上海市政府成立十周年纪念工业展览会(简称1937年上海市政纪念工业展),是“救亡”与“国货”结合的重要文化活动平台,展示了其独特的视觉文化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采用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探索展会中展品、空间布局与媒介三元素的视觉设计策略,分析这些设计元素如何通过艺术手法传递政府意志,挽回社会对中国工业的信心,并塑造国家形象。论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通过展览的筹办过程,追溯展览举办的历史背景与视觉转向。其次,通过深入分析展览的展品机制与工业美学,探讨视觉元素的艺术表现。进而,论文分析了展览的地理选址与展陈设计,探讨了如何通过空间布局强化民族主义视觉认知。最后,论文关注于展览媒介话语中的视觉设计与影响,主要是与展览同步发行的《特刊》中的国货商品广告设计。研究证明了文化展览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在推动文化政治和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核心角色,显示了视觉艺术在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和公共记忆中的重要性,从而强调了视觉文化分析在艺术学研究中的关键地位。

 

 


题目:何海霞现实主义小景山水研究

作者:周佳音

指导老师:李振宇

文章简介: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进程中,美术经历了从中西分明走向中西融合,无论是“改良融合派”还是“传统派”艺术家们都没有放弃对中国画笔墨形式的探索。在中国画的革新和发展过程中,西北地区的艺术家群体,尤其是以"长安画派"为代表,经历了多次的艺术转型和探索。本文主要研究长安画派领军人物何海霞的现实主义小景山水作品。何海霞在晚年创作的青绿全景山水作品成绩斐然,这与他中年时期在西南地区进行大量写生密切相关。本文首先通过分析何海霞的现实主义小景创作的时代语境及题材嬗变;探讨何海霞的创作历程与作品特征;进一步研究何海霞现实主义小景与长安画派的联系以及何海霞对长安画派的影响;最后论证何海霞现实主义小景山水对他晚年创作图式创作和对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启示。

 

 


题目:远害避世:徐贲的《蜀山图》和《溪山图》研究

作者:邹夏婷

指导老师:江秋萌

文章简介:徐贲是元末明初“吴中四杰”和“北郭十友”之一,其书画与诗歌在当时闻名遐迩。作为经历过元明政权更替的吴中画家,徐贲绘画上承“元四家”,下启明中期的“吴门画派”,在美术史上有独特地位。研究徐贲的绘画不仅能帮助了解元明过渡时期的绘画面貌,还有利于我们探寻元末明初文人群体的心态和遭遇。由于徐贲目前所存绘画最为可靠的只有《蜀山图》与《溪山图》,所以本文将以徐贲所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经历为入手点,考证《蜀山图》《溪山图》的作画时间及缘由等基本信息,并结合《蜀山图》《溪山图》的构图、笔墨、画面元素等分析徐贲绘画的特点,并力求通过画面表达与徐贲生平的结合分析,来探寻徐贲当时的心理。

 

 

 

上一条: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选登(二) 下一条:预告|艺术研究新视野:2024年四川大学“张大千与中国古代书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明远”青年学者论坛(张大千专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