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首页

资讯 | 在地共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非遗创新设计作品亮相小凉山非遗荟

本文由  于 2022-12-05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22小凉山非遗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展位


2022年12月2日上午,“小凉山非遗荟”在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铜河畔启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受邀参加了活动。本次我院参展内容是设计与媒体艺术系围绕在地文化与四川非遗打造的特色教研方向实践成果,是视觉传达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性产出,也是我院西南民族民间设计研究中心与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四川吾思吾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校、地、企合作教学实践研究项目。展出作品包括交互系统设计、数字艺术设计、虚拟首饰设计、品牌形象设计、插画设计、产品与包装设计等,成为了展演现场一道亮丽又特别的风景线。

其中,交互系统设计《彝绣产品定制服务》通过个性化平台整合了绣娘、设计师、消费者、制造商等多维人群,解决了绣娘产品内容输出问题,同时以“自主定制”方式助推更广泛人群参与到非遗创新设计中来。虚拟首饰设计《崇阿之冠》将彝族文化中具特殊含义的植物纹样转化成为虚拟面部饰品,通过摄像头识别即可“佩戴”,用简单的交互方式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到非遗交互中。数字艺术设计《虚拟生镜Virtual Habitat》运用3D建模的方式重塑了数字空间中彝族毕摩仪式中的植物形象,用全新的视觉语言在新媒体空间中诠释了彝族的自然信仰。品牌形象设计《一方之彝》用现代化的视觉语言和品牌设计思维重构了彝绣元素,意在探索彝绣的品牌化方法。这些作品通过青年视角、融合当代生活方式与时尚审美语言,以设计为媒探讨了非遗的创新转化路径。系列作品形式新颖、富有时代感,交互性、趣味性强,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和参展嘉宾驻足围观,也是非遗设计创新的社区美育有益实践。


彝绣定制交互平台设计

(设计师:唐利枭、赵心雅、徐素雅、田浩坤)

与虚拟首饰设计

(设计师:陈乐瑞、徐静怡、徐素雅)


《虚拟生镜》数字艺术设计

(设计师:燕阳、胡冰、谢嘉颖)

《一方之彝》品牌形象设计

(设计师:冯潇影、罗艺镈、王菲)


我院师生作品吸引了众多当地居民和参展嘉宾驻足参观、体验


在活动特别设计环节——“藏羌彝非遗大师手作献礼”中,由我院西南民族民间设计研究中心指导教师蔡端懿设计、四川吾思吾行文化产业公司出品的藏、羌、彝融合刺绣作品《花团锦簇》在展演现场由国家级非遗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党的二十大代表、四川省省级非遗羌绣传统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和四川省省级非遗小凉山彝绣代表性传承人阿赫秀枝共同完成。作品的主题是“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藏、羌、彝代表性刺绣纹样雪莲花、羊角花、索玛花以“囧纹”构成团花图案,寓意兴旺与光明;佛八宝中的符号“吉祥结”象征着生生不息与多民族团结。作品融合藏、羌、彝传统刺绣工艺,结合当代审美语言与时尚表达方式,意在展示灿烂多样的民族文化,丰富西南民族民间艺术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及创作实践。



 

“三族同绣”大师手作献礼《花团锦簇》


2022小凉山非遗荟”以“传承非遗风韵,振兴幸福彝乡”为主题,旨在赓续文明根脉、珍藏历史精华、弘扬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活动不仅荟聚了小凉山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全面展示和活态展演,也举办了乐山市非遗工作会、藏羌彝非遗大师手作献礼、乐山市“索玛花开”彝绣技艺大赛、四川省非遗购物节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现了小凉山自然之韵、人文之美。是峨边近年来在非遗文化挖掘、传承和活化方面成果的呈现,也是对当地非遗保护工作的系统性谋划。

展演结束后,我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师生前往峨边彝族自治县各村寨、非遗集群及展馆调研采风,观摩彝绣创作过程与作品,通过体验当地自然风貌、深入彝族人民生活来了解彝族传统习俗,用切实行动触摸灿烂彝族文化,以严谨、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前期研究为设计创新筑牢基础,让设计实践与研究扎根田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始终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高等设计教育融合发展,联动多层次人才跨界协同共创,以“在地共生”为理念,通过校、地、企合作教研课题和落地实践项目助推非遗在高等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美育职能,依托设计实验和研究不断探索西南非遗的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路径,推动在地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方式、时尚语言共生共振,践行西南民族民间艺术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艺术研究。未来,我系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在地文旅企业的合作,落实“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本土设计语言,推进设计进乡村、田野大课堂等特色举措,通过落地品牌孵化、搭建联名工坊等方式输出具有西南特色的设计创新作品,助力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赋能美好乡村,为四川非遗的创新与传播贡献力量。


小凉山非遗荟现场

稿件来源: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与媒体艺术系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民间设计研究中心

/ 王裕、陈景源

/ 王裕、“2022小凉山非遗荟”官方相册

 




 

 

 

上一条:资讯|“艺术研究新视野”艺术与人文大讲堂 《正面像的另一面——达·芬奇<施洗约翰>再研究》成功举行 下一条:预告 |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融合”系列学术讲座——《新工科、新文科、新设计—— 设计和设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