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科研与创作

资讯|美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讲座 《影像中国——文化、战争和现代性(1900 - 1945)》成功举行

本文由  于 2022-03-27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为加快我院美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22317日下午14:00点,美术学系邀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兼德国海德堡大学亚洲与跨文化研究中心(CATS)东亚艺术史研究所主任胡素馨(Sarah E. Fraser)举办了《影像中国——文化、战争和现代性(1900 - 1945)》线上全英文学术讲座,赵志红教授担任学术主持,黄宗贤教授担任与谈人。

胡素馨教授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引进人才,德国海德堡大学亚洲与跨文化研究中心(CATS)东亚艺术史研究所主任。她于1982年在密歇根大学完成学士学位,1987年至1996年,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高居翰先生,主攻中国古代绘画及佛教美术,并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5年,她在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艺术史学系任助理教授,于2006年在此获终身副教授资格,并兼任艺术史系主任,2012年,胡素馨教授接任雷德侯教授的中国艺术史教席,任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所长。胡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人画及佛教美术领域,2004年出版的《视觉盛宴:七到十世纪中国和中亚的佛教壁画实践》是她多年系统分析并研究现存敦煌粉本,考察敦煌壁画的制作方式的心血之作,为同时期的中国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的范本。此外,胡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还有620世纪的中国、日本绘画历史和理论调查;认知与艺术家实践;民国早期通过考古和民族志研究国家身份等。

此次讲座为上半场《丹青与影像:中国早期摄影》,胡素馨教授以一张集体合照出发,介绍了凌纯声和芮逸夫两位人类学家,和他们1935年至1936年在云南和缅甸之间的边界考察的行动,引入了早期中国民族志实地考察中摄影技术的重要性。接着以此为基础,胡教授介绍了最早的由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中国人像摄影作品及相关资料,此时的摄影术在中国开始发生变革。为了更进一步讨论视觉上的差异,胡教授将不同色彩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同学们读取并分析摄影作品中透露出的人物信息。随后,胡教授又联系历史背景,从外销画和印刷品流行等的角度,结合广告牌、人物照、全景相片所透露的信息考证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通过图像的对比分析、人类学、民族志结合式的研究方法,胡教授将1900年至1945年中国影响作品作了多角度的比较,为同学们提供了新颖的研究角度和思考方向。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了新的学术视野,胡教授的讲授将中国纳入世界性的学术视野中,极大地开拓了学生们的思路。

在讲座的最后,胡教授与同学们关于摄影师身份问题、摄影全景图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手卷的关系问题和拍摄者视角等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进行了一场线上线下十分热烈的交流,同学们可谓是收获颇多,深受启发,对下一场讲座更是满怀期待。




上一条:讲座预告|美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讲座第13讲:文艺·大众·时代 ——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下一条:视见无界|《造物艺术与人文精神》、《小凉山彝族刺绣》——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系列(课程)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