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科研与创作

川大论坛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 | 回到命名之前——许燎源博物馆馆长许燎源先生专题讲座

本文由  于 2021-12-23  发布在 学院新闻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211217日晚730分,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由成都设计师许燎源先生带来《回到命名之前——凝练异域的形式,回返生活的大地》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设计系系主任许亮副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老师有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张群英、副馆长付黎明,艺术家艾旭东、罗鸣,艺术策展人骆莉,以及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邱晓林教授,研究生院吴宇副教授。 

许燎源先生为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吉利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特聘教授许燎源教授,在江安校区水上报告厅为我院及文新学院共约400位本科、研究生同学带来了“回到命名之前——凝练异域的形式,回返生活的大地”专题讲座。


在本次专题讲座中,许燎源教授主要阐述了他与邱晓林、吴兴明先生在2016年底提出的“物感主义”,并系统性地介绍了以物感主义为导向的艺术设计。

讲座开场,许燎源教授解释了“物感主义宣言”的内在价值,即面对现世的资本主义滥觞,我们需要重新回到人与物相互感应、超越功能性的关系中,对本我进行挖掘和思考。许燎源教授通过以下方面对物感主义进行了具体阐释。

首先,物感主义提倡创造全面朝向生活世界。他认为,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功能主义桎梏,让艺术回到艺术本身,回到以感性内在和精神为主的直觉导向之中,回望和凝视感性的自由阐述,将原本被遮蔽的艺术状态在“婴儿般”的观看中苏醒,让造物回到命名之前,回归到身体本真的现实体验。其次,物感主义提倡实现艺术与生活边界的消弭。他认为,创造力应该与媒介解放相结合,设计实现物本身的功能性的同时解放功能对物狭隘的制约。在“去脚本化”的设计下进行重构,将现代材料与传统艺术韵味相结合以再现东方艺术精神;在与物的交融中发现生活,提炼生活所赋予的艺术。最后,许燎源教授提出创造是远见。在当前中国的艺术和设计的创造中实现中国本土的物感状态,要将生活化的雕塑和功能性的产品相结合,注重时间的永恒,重现生命的状态。

在讲座的尾声,许燎源教授向学校赠送了“《时间的浮标》许燎源物感主义作品集”,并接受了由四川大学研究生会颁发的“川大论坛”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主讲名师聘书。


同时,许燎源先生积极与同学们进行问答互动,解答了同学们对物感主义在文化、设计上的一些疑惑,让同学们对当前中国设计艺术状态有更加深刻的思考。而物感主义本身也如许燎源教授所言——“生活如此冗长,我要做视觉诗人”。


 

供稿人:冯莹莹

上一条:艺术学院书法专业教师赴西华师范大学书法学院考察交流 下一条:视见无界 | 《中国文化&传统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系列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