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会议现场
2022年11月19—20日,艺术研究新视野:2022年四川大学第三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会议邀请24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古代宗教艺术与文化展开讨论。
本次会议分为五场依次进行,每场由4到5位学者分别介绍研究成果,每位学者的演讲时间为25分钟,之后5分钟开放讨论,共计30分钟。
主持人:李静杰(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 教授)
19日上午11:30,会议第二场准时开始,本场主题为东汉至南北朝宗教艺术,由清华大学艺术史论系教授李静杰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韦正、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卢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王友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常青、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荣誉助理教授崔中慧依次发表演讲。
第一位:《晋东南地区北朝晚期暨隋石窟和造像的时空格局》
韦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11月19日(11:30-12:00)
韦正教授综合考虑石窟的造像特征、自然环境、交通地理、铭刻题记等内容,分三个阶段总结了晋东南地区北朝晚期暨隋石窟和造像的时空格局。第一阶段:北魏末年及东魏时期,与晋邺道不相重复的平洛道晋城段严重衰退,晋邺道中线勃兴,晋邺道北线(可能也包括南线)也开始兴盛起来。这个时期的石窟和造像面貌与北魏洛阳时代十分接近,其来源既可能是邺城,也可能是太原,但根本源头都在北魏洛阳。第二阶段:北齐时期,是石窟和造像大发展时期,出现了大型石窟如左权高欢云洞,出现了大型造像如榆社、沁县界内的高达数米的菩萨像,且造像风格发生很大变化。在晋城碧落寺、安泽上寨有北齐时期洞窟,当是太行山南麓北齐佛教艺术沿丹水、沁水向上发展的产物,说明北齐佛教的兴盛,不表明平洛道的继续使用。第三阶段:北周暨隋时期,晋洛道、晋邺道俱严重没落,但晋东南地区佛教并没有衰落,甚至可能还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南涅水、高平的大立像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是北周暨隋对晋东南军事地位的重视造成的。这些大像的形式有些是对北齐风格的改造,有些来自于长安,预示着晋东南地区以后将主要接受长安的影响,晋洛道、晋邺道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
主持人李静杰教授认为,晋东南的石窟调查研究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但结合时空背景的整体性讨论一直未见,韦正教授的研究正是学界期待已久的成果。
第二位:《汉画杂考(一)——“曼衍角抵图”》
卢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11月19日(14:00-14:30)
卢丁教授关注郫县新胜乡出土东汉石棺上以往被命名为“曼衍角抵图”的画像。首先梳理古代文献中有关角抵之戏的记述,比较其与石棺画像在整体构成和图像人物造型等方面的差异。继而逐一考定画像中主体人物的形象特征,认为他们不是“曼衍角抵”中东海黄公与象人之戏形象,而是雨师、雷神、农功神、风伯等神祇。最后,结合石棺其余三面画像内容,认为所谓“曼衍角抵图”实应命名为“风调雨顺祥和图”,与石棺上伏羲女娲图等形成呼应关系。
主持人李静杰教授对卢丁教授的发言作了简要评述,并组织大家提问交流,针对石棺画像中自然神祇与方相氏等图像关系展开了讨论。
第三位:《论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形供养人像》
王友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副研究员)
11月19日(14:30-15:00)
王友奎副研究员梳理了云冈石窟中天人形供养人像相关实例,结合经典记述和造像记资料,论述天人形供养人像的信仰基础,解析其所表述的意涵。王友奎副研究员认为,南北朝时期,成佛是佛教信仰者热切追求的最终目的。依据当时流行的各种经典,释迦菩萨的成佛经历被视为信徒必然遵循的路径。从大量北朝造像记可知,值遇、供养诸佛是人们最热切的愿望之一。天人形供养人像,表述的是已然身处轮回修行过程中的值佛闻法愿望。这种图像的出现,可能受到云冈皇家洞窟的影响。
主持人李静杰教授对这种由图像到经典,并进一步深入讨论信仰内涵的研究方法表示肯定。针对听众提出的供养菩萨和胁侍菩萨如何区分等问题,发表者进行了简要回复。
第四位:《山西祁县子洪圣觉寺北朝石窟的年代与图像渊源》
常青(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
11月19日(15:00-15:30)
常青教授两度调查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子洪镇的圣觉寺石窟,在此基础上,对圣觉寺的龛窟进行了统一编号,依据考古学遗迹及造像风格等逐一讨论各窟开凿与雕刻次第,分析其造像题材及渊源。常青教授认为,祁县圣觉寺石窟第一期大约开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太和年间,主要表现为三壁三龛式洞窟与三佛、千佛题材造像,佛像主要着传自印度的袒裸右肩式与通肩式大衣,其样式和风格与云冈第二期洞窟以及同时期其他地区造像影响有关。第二期洞窟的主要形制也是三壁三龛式,佛与菩萨像主要着传自南朝的汉民族式服装,并有秀骨清像风格出现,可能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北魏晚期,与来自平城与洛阳的影响有关。该期第5号窟的释迦与交脚弥勒、倚坐弥勒菩萨相组合,是本地石窟的特色。第三期开凿的仅第12号窟,属于三壁设坛窟,坛上的三佛造像具有鲜明的北齐风格。
主持人李静杰教授认为祁县圣觉寺石窟规模大、内容丰富,常青教授的调查和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参会听众提出第5窟中交脚、倚坐弥勒菩萨像内涵及北魏造像风格渊源等问题,常青教授一一进行了回答。
第五位:《焉耆明屋锡袼沁写经图略识——兼谈佛经译写与石窟功能》
崔中慧(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荣誉助理教授)
11月19日(15:30-16:00)
崔中慧教授对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一件新疆焉耆锡格沁佛寺遗址出土的壁画残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壁画残件内容除了描绘僧人在石窟写经之外,综合整体壁画观察,可能描绘的是高昌回鹘时期,在石窟寺分工有序进行佛经翻译的过程。其或许是目前所见唯一详实展现僧侣在石窟内,由高僧带领徒众译经、写经的场景。崔中慧教授通过释读壁画中所画译经团队的分工内容,结合汉晋至隋唐佛经翻译发展历程,推测早期佛教石窟也是译经及写经的工作坊。
主持人李静杰教授认为该研究非常细致且有说服力,为我们提示了以往未注意到的石窟功能。针对石窟作为写经坊时照明方式等问题,崔中慧教授一一进行了回复。
主持人李静杰教授对五位发表者的演讲作了简要总结,并宣布第二场东汉至南北朝宗教艺术相关研讨结束。第三场研讨聚焦唐代宗教艺术,于下午16时15分开始。
(未完待续)
文 / 张子悦
图 / 张子悦、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