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学院美术学系支宇教授应邀于法国巴黎Campus Malesherbes - Sorbonne Université举办“数字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交往与文明多样性:一个中国的视角”全英文学术讲座。此次题为”Art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Era of Digital Globalization:A Chinese Perspective”的讲座由索邦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部(The 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ities)Prof. Markéta Theinhardt教授主持,Prof. Karina Kabakova教授与谈。
支宇教授在讲座中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全球化”(Globalization)进程正在从“逆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和“后全球化”(Post-Globalization)向“数字全球化”(Digital Globalization)演进。事实上,Stephen Weymouth的“数字全球化”(Stephen Weymouth: Digital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3.)术语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命题,而是一个基于当代技术的文化概念或哲学观念。其目标与“去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不同,它倡导的是新全球化,一种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球化”。
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首先产生于欧洲,其艺术史观念与写作范式一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Western Centrism)。随着西方学术话语的全球化扩张,西方中心主义作为世界艺术史书写的“话语幽灵”(Discourse Specter)一直或明或暗地支配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史书写。无论是“艺术史”(Art History)“世界艺术史”(World Art History)“总体艺术史”(General Art History)还是“全球艺术史”(Global Art History),艺术史书写术语的翻新固然体现了世界各国艺术史学者对“人类艺术通史”书写的憧憬与努力,但并没有改变现有艺术史书写作为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实践的客观事实。从“不完整的艺术史”(The Incomplete World Art History)“不平等的艺术史”(The Unbalanced World Art History)到“不真实的艺术史” (The Unreal World Art History),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幽灵让东方艺术反复辗转于“缺席的东方”“替补的东方”和“易容的东方”三种大同小异的失语状态。
通过回顾Giorgio Vasari, Johann Winckelmann, Jacob Burckhardt, Élie Faure, Ernst H. Gombrich, Jacques Thuillier, Stephen Farthing等艺术史家的写作和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H.W. Janson's History Of Art 等广为流传的艺术史著作,以及21世纪新近出现的“神经艺术史”(Neuroarthistory)等多种代表性文本,支宇教授详细梳理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非西方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书写中的边缘处境,并揭示了其处于“不可见”和“无声”状态的思想根源。
针对这一处境,支宇教授提出“重写艺术史”(Rewriting Art History)命题。从当代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角度看,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具有“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大象无形”(The Great Image Has No Form, 弗朗索瓦·于连François Jullien)的美学传统。从中国视角重写世界艺术史至少有着双重意义。首先,它的目的是要反抗不平等,以恢复世界艺术史的真实,并呈现出非西方艺术悠久、丰富而多样的知觉形态与视觉表征机制。其次,中国化的非西方性视觉表征和审美意识还指向未来。通过向艺术家和艺术史家提供一些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所谓的“逃逸线”(Line of Flight/ Ligne de Fuite)——逃出“知觉固化”的美学霸权,“重写艺术史”还可以让艺术创作和艺术史写作获得想象力、多样性和可能性。
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文本与艺术史图像文本共同创造了迥然有别于西方的艺术材料、媒介、形制、风格与审美精神,从而为20世纪华裔法国移民艺术家群体(Zao Wou-Ki, Zhu Dequn, Xiong Bingming, Chen Zhen, Huang Yong Ping)提供了澎湃的创造性。这表明,重写艺术史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的话语策略,仿佛其目的仅仅是实现对艺术史书写的话语权力的争夺,其真实的目的在于在AI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数字全球化时代确认与捍卫全球各国人民的视觉想象力(Visual Imagination)和文明多样性(Diversity of Civilizations)。
讲座引起索邦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部师生和在场听众的强烈兴趣。在对谈环节,支宇教授与Markéta Theinhardt教授、Karina Kabakova教授等就“重写艺术史”的方式与路径、数字技术与艺术传统、跨文化艺术比较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支宇教授重申,遗忘东方艺术或者是忽视非西方艺术的视觉表征方式和审美观念,受损失的并不是非西方文化,而是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从多样性的角度看,越多关注边缘性和少数性的事物,艺术家反而会有更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举例而言,在数字全球化时代,“艺术交往”(如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彭肜教授于2015年-2019年发起并连续组织的“发现经典”活动Discovering Classics)与“VR美术馆”如四川大学艺术认知与神经美学实验室建设的“中国艺术国际巡展虚拟仿真实验”系统("Chinese Art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Virtual Simulation System)无疑是拓展跨文化艺术“交往行动”(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新尝试与新探索。
讲座主持人Prof. Markéta Theinhardt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跨文化艺术交流的发展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术馆之间的交流、艺术博览会和世界性艺术节的举办等都让不同国家之间的艺术交流更多通畅和频繁。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概念逐渐流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要求经济上的发展,而且也希望在世界艺术史与世界文化史的书写中受到重视。重写艺术史和重写文明史的呼声与努力有望逐渐获得欧洲国家学者的回应。
与谈人Prof. Karina Kabakova结合著名美国移民艺术家Ilya Kabakova的跨文化艺术实践就西方内部的艺术冲突与漂移进行了讨论。与华裔法国移民艺术家相似,世界范围内的流散艺术(Diaspora Art)涉及到复杂的身份认同(Identity Politics)与跨文化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问题。进入数字全球化之后,20世纪东西方艺术之间既存的历史性事实与关系同样需要被纳入重写艺术史的研究领域。
据悉,本次讲座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与索邦大学艺术与人文学术学部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2023年下半年,我院连续组织并成功主办了“四川大学第四届国际宗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2023年10月14日-15日)和“抗战与中国现代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23年11月11日-12日)等国际学术活动。这些无疑标志着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高端学科建设与国际化学术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