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CN 

人才培养

“博物馆”赋能本科教学:美术学专业完善实践教育纪实

本文由  于 2025-04-02  发布在 教务在线 栏目中  浏览次数 

2025328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师生在赵成清教授的带领下,赴四川大学博物馆开展《美术史方法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与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史研究方法,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语境,探索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  

走进川大博物馆,解码传统艺术基因。上午10时,师生一行抵达四川大学博物馆。赵成清老师强调:“美术史研究不仅需要文献支撑,更要通过对实物作品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实证性’学术思维。”学生们分组在博物馆艺术展区展开调研,重点围绕馆内书画、陶瓷、雕塑等板块展开学习。  

在书画展区,学生通过观摩明清名家真迹,学习如何从笔墨技法、题跋钤印、风格流派等角度切入美术史研究。赵老师结合具体展品,示范如何运用“图像学”“风格学”等方法解读作品的文化意涵。

同学们观摩王黄合作山水图

 

在陶瓷展区,学生以唐宋青瓷、明清青花瓷及巴蜀地区漆器、金银器为对象,探讨工艺技术与审美观念的演变。通过对比不同地域、时代的器物形制与装饰纹样,学生尝试构建“技术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框架,并思考传统工艺与当代非遗保护的关联。  

同学们在参观瓷器展区

 

有同学表示:“实地观察原作让我对课堂理论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比如通过细节发现不同朝代笔墨的差异,这种体验远超书本知识。”  

22级美术学同学合影留念

 

赵成清老师指出:“同学们要以研促学,构建美术史研究的‘现场感’。博物馆是美术史研究的‘立体档案馆’,希望学生通过沉浸式观察,掌握从微观细节到宏观脉络的分析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奠定基础。”

此次考察活动是美术学专业依托学科特色,以“博物馆”赋能本科教学的创新实践,未来,将继续深化校馆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场景,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上一条:音乐系召开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共探发展新路径 下一条:资讯 |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赴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开展招生宣讲

关闭